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叫什么?( 三 )


历史价值
《永乐大典》有关宋元的史料极为丰富 , 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 , 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 ,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 , 并专门成立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开始时人员为30人,后又增加9人 , 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参加了这项工作 。
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 , 共辑出书籍: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 , 总计385种、4946卷 。4620至14629收有《吏部条法》一书,这是一部有关宋代官吏铨叙、考绩制度的档案汇编 , 所记载至南宋理宗一朝 , 可补《宋会要》修至宁宗朝为止的这一段空缺 。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叫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辑类书的传统.两千年来曾经出版过四百多种大小类书.这些类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它们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收集、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历代科学文化典籍中的重要资料.较早的类书有些已经散佚,但流传或部分流传至今的也为数不少,这些书受到中国和世界学者的珍视.各种类书体制不一,多少接近百科全书类型,但不是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
十八世纪中叶,正当中国编修庞大的《四库全书》的时候,西欧法、德、英、义等国先后编辑出版了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以后美、俄、日等国也相继出版了这种书.现代型的百科全书扼要地概述人类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并且著重地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二百多年来 , 各国编辑百科全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知识分类、编辑方式、图片配备、检索系统等方面日益完备和科学化.今天,百科全书已经在人类文化活动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和专科的百科全书几乎像辞典那样 ,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一向有编辑类书传统的中国知识界,也早已把编辑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本世纪初叶就曾有人试出过几种小型的实用百科全书,包括近似百科型的辞书《辞海》.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达到现代百科全书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当时的出版总署曾考虑出版中国百科全书 , 稍后拟定的科学文化发展十二年规划也曾把编辑出版百科全书列入规划 , 1958年又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计画,但都未能实现.直到1978年,国务院才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此项工作.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 , 编辑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 , 每一学科的条目还是按字母顺序排列,同时附加汉字笔划索引和其他几种索引,以便查阅.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初步拟定 , 全书总卷数为80卷,每卷约120~150万字(包括插图、索引).计画用十年左右时间出齐.全书第一版的卷数和字数都将超过现在外国一般综合性百科全书 , 但与一些外国百科全书最初版本的篇幅不相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按学科分卷出版,不列卷次,每卷只标出学科名称,如《哲学》、《法学》、《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共动员了二万馀名各学门的学者专家,历经十五年时间编纂,共撰述了约八万个词条,一亿三千万字,五万幅图表,收录在七十四本书卷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知识库系统,共有单机光碟版及Intranet网路版二种版本.检索方式丰富齐全,关键字查询符合人性需求,再加上超文本连结及辅助工具等功能,让您轻松领略知识的浩瀚之美.参考资料:http://www.lib.chu.edu.tw/onlinedb/manual/%A4%A4%B0%EA%A4j%A6%CA%AC%EC.doc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