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给了干哥哥钱学森, 培养了学生李双江, 她是身份也很不简单( 三 )


她嫁给了干哥哥钱学森, 培养了学生李双江, 她是身份也很不简单
文章图片
钱学森后来常跟人说 , 是妻子带给他音乐艺术的熏陶 , 带给他换个思维去思考科学问题、人生哲理 。 在妻子的感染下 , 钱学森也逐渐变得风趣幽默 。 有次蒋英抱怨他不够浪漫 , 说自己这辈子只收到他送的钢琴这一个贵重礼物的时候 , 钱学森幽默地回答:“我把我整个人都送给你了 , 这不是最珍贵的礼物吗?”钱学森的恩师冯·卡门教授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婚后的变化 , 他说 , 钱学森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 。 然而 , 这样宁静温馨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 1950年 , 新中国成立伊始 , 好容易挨到妻子二胎生产完 , 钱学森归心似箭 。 美国海军次长得到消息后 , 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不要让钱学森回国 , 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正是这通电话 , 让钱学森一家遭到了美国长达五年的软禁 。
她嫁给了干哥哥钱学森, 培养了学生李双江, 她是身份也很不简单
文章图片
为了丈夫和两个孩子的安全 , 蒋英不敢雇佣保姆 。 她放弃了歌唱事业 , 每天操持家务 , 洗衣做饭带孩子 。 钱学森也主动分担家务 , 他烧得一手好菜的厨艺令蒋英自叹不如 。 闲暇时 , 夫妇俩一人吹竹笛 , 一人弹吉他 , 琴瑟和鸣 , 鹣鲽情深 。 这是他们5年软禁生活中仅有的快乐时光 。 生活的低谷期 , 是婚姻的试金石 。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 , 他们用音乐和爱彼此陪伴、相互慰藉 。 04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终于 , 五年漫长寂寞的等待后 ,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 , 钱学森一家踏上了归国的邮轮 。 但是回国的日子对蒋英来说也不好过 。 丈夫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 , 不仅业务繁忙 , 而且由于身上背负了太多的秘密 , 他还经常神秘失踪 。 蒋英既要料理家里的一切事务 , 还要忍受丈夫的行踪不明、生死未卜 。 有一回钱学森一连几个月音信全无 , 蒋英忍无可忍 , 哭着跑到国防部索夫:钱学森到底去哪了 , 他还要不要这个家了?得知丈夫还健在 , 她也就不再追问了 , 擦干眼泪重新担起家庭重任 。 不仅要照顾好孩子 , 还要安慰好老人 。 那时 , 蒋英的母亲和钱学森的父亲都跟着他们在北京生活养老 。 蒋英深知 , 钱学森不仅是自己的丈夫 , 孩子的父亲 , 父母的儿子女婿 , 更是国家的顶尖人才 , 新中国崛起的坚强后盾 。 爱一个人 , 就要允许他去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 她更深知 , 要匹配得上丈夫的优秀 , 就不能放弃自我成长 。 因此 , 即使因为要顾家不得不放弃了需四处奔走的歌唱事业 , 但她另辟蹊径 , 在教书育人事业上大放异彩 。 她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 , 辛勤耕耘数十载 , 桃李满天下 。 吴晓路 , 傅海静、祝爱兰、李双江等等 , 她为共和国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 。
她嫁给了干哥哥钱学森, 培养了学生李双江, 她是身份也很不简单
文章图片
蒋英教学她的风采不减当年 , 即使老了 , 依然是迷人的老太太 。 那个当年对她一见钟情的木讷理工男 , 就算成了国宝级的科学家 , 但对她的倾慕 , 未减分毫 。 她的每次登台演唱 , 他都要吆喝上一群认识的科学家前去捧场 。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高规格的观众了 , 不是院士、教授都不好意思进场 。 多年以后 , 钱学森对自己对妻子深表歉意:“如果不是嫁给我 , 你会成为中国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 。 但妻子却说 , 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 , 但却不能没有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 她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光荣 , 她并不遗憾 。
她嫁给了干哥哥钱学森, 培养了学生李双江, 她是身份也很不简单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