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京山文学】人间烟火气

京山县|【京山文学】人间烟火气
本文图片

京山县|【京山文学】人间烟火气
本文图片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汪曾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四方食事 ,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 这里所说的烟火即烟火气 , 它可以是路边小摊的豆浆油条、也可以是饭桌上的觥筹交错 , 亦或是街巷市井的嘈杂喧闹 , 但我却认为烟火气就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 , 这些琐碎日常才是生活的本真 。
京山县|【京山文学】人间烟火气
本文图片

我这人属于人们常说的“有心无肝”的那种慢热型性格 , 对待事情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 别人以为我与世无争 , 其实是我没有想那么远 。 年少在南方当兵 , 每次部队聚餐 , 特别是过春节时 , 炊事班总是会炒一些广式腊肠 , 味道我至今都记得 , 略带甜味 , 十分可口 。 连队战友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 , 动作又快 , 三下五除二 , 一盘广式腊味香肠就底朝天 , 但是我总是不去凑热闹 , 有就夹一筷子 , 没有就算了 。 南方战友问我怎么不吃时 , 我总是笑着回答“你们吃 , 你们吃” 。 其实我总感觉这腊味中缺点什么 , 并不是我想吃的那种熟悉的腊肠味 。 每每写信回家 , 说到动情处 , 问我想吃什么时 , 我总是会说 , 我想吃家乡的烟熏腊肠 , 想念那种带着柏树枝清香的烟火气味 。 我以为烟火气就是对家乡的思念 , 对父母的想念 。
退伍之后我留在广东惠州从事餐饮行业 , 工作的餐厅以湖南菜为招牌主打 , 所需的食材也多是由湖南株洲快递发来 , 到这吃饭的人也大多数都是湖南人、湖北人 , 广东本地人很少 , 多吃不惯辣味 。 湖南菜讲究油重色浓 , 注重实惠 , 在品味上也是注重酸辣、香鲜、软嫩 。 多以煨、炖、腊、蒸、炒等制作手法见称 。 食客点的最多的也多是腊味 , 包括各种烟熏的腊肉、腊鱼、腊鸡、腊鸭、烟笋等 。 每每我们精心做好一盘菜 , 浓郁的香味由鼻孔吸入 , 进入喉咙 , 看到晶莹剔透、芳香四溢的美食端上桌 , 被食客大口的咀嚼吞食时 , 我便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 因为在这厨房中弥漫的烟火气息就是对我们厨师手艺的最好肯定 。
京山县|【京山文学】人间烟火气
本文图片

后与妻子相识 , 每次相约一起逛街时 , 我总是会提前洗两遍澡 , 用毛巾将身体擦的干干净净 , 认真到把每一块皮肤都搓红 。 并不是我这个人有洁癖 , 亦或是多么的讲究 。 只是因为有一次下班后购物 , 被收银的小姐姐一脸鄙视地在背后说道:“满身的烟火气 , 一进门就知道是干厨师的” 。 这个烟火气深深地刺痛了一个在外奔波游子的心 , 虽然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 , 为啥还是有人就如此的讨厌这身烟火气呢?我不想我未来的妻子也觉得我因为职业原因给她也带来这一身的烟火气 , 所以我尝试在工作时间之外努力洗刷掉这身烟火气 。 因为这身烟火气成为了某些人对一个职业评判定性的潜台词 。
辗转多年 , 我回来老家这座小县城工作了 。 妻子也在镇上谋了个差事 。 周一到周五两人多是各自在食堂吃饭 , 周末我们两个人会推掉不必要的应酬 , 一起去菜场买菜 , 然后回家一起挑拣 , 分工协作 , 愉快的做一顿简单的晚餐 。 多年的按部就班 , 我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种逛菜场的感觉 , 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 , 不仅交了朋友 , 同时也收获了友情 。 买好菜回家 , 两口子非常默契的一个做饭 , 一个洗碗 , 在充满烟火气的厨房中 , 我慢慢的读懂了家庭温暖的含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