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向死而生:在此刻终结过去,在此刻焕然一新
大家好 , 今天 , 我们要聊一个看似沉重、看似敏感 , 但其实与每刻的生存都密切相关的话题 , 那就是死亡 , 内容如下——
?
问:在冥想之前 , 一提到死亡就立刻唤起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反应 。
但是 , 此刻 , 却感觉到每时每刻都与它共存 , 而且每时每刻真正的终结才是真正在活——一个完全颠覆的感知 。
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向死而生」 , 如果能在每一刻真正的终结过去 , 才是真正在此刻重生 。
Cico , 对于死亡 , 你有什么样的观察和分享?
C:我们得看一看什么是死亡 , 对于每个人来说 , 死亡意味着什么?
提到死亡 ,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 , 那就是肉体的消亡 , 当它发生的时候 , 什么也拦不住 。
那每当谈到死亡的时候 , 大多数人都恐惧 , 那究竟恐惧什么?
是恐惧这样一个肉体的消亡?还是那个不曾停止过的意识的消亡?
“我”的所有的记忆、美好 , 我所拥有的 , 我所想象的……就此、从此永远消失 。 毕竟 , 我这一辈子都是指望这些东西活过来的 。
问:死亡是否不仅意味着意识、想法、自我的终结 , 而且当身体的机能衰退到终点的时候 , 整个神经系统对外界的感知也在息止 。
C:所以 , 当一个人真的在经历死亡的时候 , 和此刻在害怕、恐惧死亡是两码事 , 大脑容易把此刻的恐惧跟还未曾发生的那种经历混淆 。
当我们谈到死亡这个词以及它对应的画面的时候 , 此刻大脑的反应 , 是不是在意识上对死亡这个词 , 以及它所对应的画面所产生的反应 , 恐惧、害怕这个我的消失 。
毕竟我的那些愉悦 , 我这一生所谓的意义都是依托这个我;每天的奋斗都是围绕着我 , 所以看似是对死亡的恐惧 , 实际上就是害怕“我”的消失 , 不是吗?
若一个人不在乎“我” , ta能害怕死亡吗?
问:但事实就是这个“我”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全部 。 所以 , 很多人很多时候不去面对这个话题 , 避讳 。 在中国的家庭当中 , 大家能够敞开去面对和谈论这个话题 , 也是很少见的 。
C:死亡这个话题 , 它只是一个表象 。 若我们真的谈论去理解人性 , 理解这个我 , 那这个问题自然解决 。
但你看 ,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 , 这个“我”很少谈及 , 尽管每天大脑里面总是围绕着“我”来运转 , 我们很少有机会去直面、去剖析这个我究竟是什么 。
但我们得看到 , 在日常生活里面 , 即便是跟家人在一起 , 各种各样肤浅的聊天 , 肤浅的对话 , 肤浅的生活 。 每个人都不敢去面对这个我 , 所以一切变得极其肤浅 , 所以自然很多话题 , 变成了避讳的话题 。
因为一谈这些话题 , “我”的反应回来了 。
问:就是说 , 人们回避的未必是死亡这个话题 , 而最终回避的是自我 , 是对自我消失的恐惧 。 当我们就去看它 , 看自我是怎么回事 , 看死亡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 其实那种恐惧也就消失了 。
反而在每天的生活当中 , 包括在冥想当中就意识到 , 打破想法的连续性 , 是极其必要的 , 必须终结所有的过去 。
无论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 过去发生了什么 , 就让它息止 , 此刻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C:这意味着这颗大脑得完全透彻理解整个“我”的构架 , 在这一刻 , 在每一刻 , 全然的观察 , 放下、熄灭这个我 , 这是斩断想法 , 意识连续性的根本 。
当一个人能够完全看到“我”是怎么展现的 , “我”是怎么生成的 , 观察整个想法的动态 , 移动;
在生活的每一刻完全放下“我”这个视角 , 每个人亲自去观察 , 去看这个记忆会发生什么变化 , 这个感知会发生什么变化?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肯莱文|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
- 黄家驹 黄家驹死后,Beyond的那些事儿
- 张海林|她发朋友圈向300人借钱,一晚上凑齐30万,“债主”大半是陌生人……
- 网易 延大女生被轮奸致死:裸照、窒息性死亡、酒精中毒
- |专家分析,梅根如继续“作死”,女王将采取行动:女王不喜欢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