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 李泽厚,美的告别( 三 )


——李泽厚访谈
6
中国古老的吃饭筷子上常刻有“人生一乐”几个字,把吃饭当成是人的快乐与享受,而不是纯功利性的填饱肚子 。这样,人的感性也就失去了非常狭窄的维持生存的功利性质,而成为一种社会的东西,这也是美感的特点 。
——《美学四讲·美感的二重性与形象思维》
李泽厚 李泽厚,美的告别
文章图片
7
我的哲学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人活着”,这是最重要的 。然后才是上帝啊,语言啊,意识啊,人生意义啊 。
这次疫情恰恰证明我的“吃饭哲学”是对的 。大家首先关注的是失业怎么办,没有工作,没有钱了,没有饭吃了 。
最普通的常识其实常常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寸步不让 。越骂我,我就讲得越多 。
——李泽厚访谈
8
中国人即使在困难时,总愿意相信前途美好,明天时来运转,所以只要坚持下去,好日子总会来 。中国民族也好,海外的千万华人也好,因此能够经历各种艰难困苦而生存下来 。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就是儒学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 。
——《世纪新梦·为儒学的未来把脉——在马来西亚的演讲》
李泽厚 李泽厚,美的告别
文章图片
9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李泽厚《美的历程》
10
人生无常,能常在常驻在心灵的,正是这可珍惜的真情“片刻”,此中大有深意在 。只有它能证明你曾经真正活过 。
——《世纪新梦·哲学探寻录》
李泽厚 李泽厚,美的告别
文章图片
在接触李泽厚之前,我们以为他笔下的“美”有点远,但其实他对美的思考也会脱胎于生活,立足现实,美很细节也很具体 。
我们以为他离我们太远,但他其实也个性十足 。他会跟好朋友打学术仗;也会在给学生的书中作序,批评学生背着自己写书;也会对人生有迷茫和怀疑 。
“沧海桑田,如同幻梦;朱楼玉宇,瓦砾颓场 。
前景何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渺茫,也不可能找到答案 。
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没有答案 。但是美有意义,答案在生活里,也在书里 。他让我们看见美从何而来,也许我们就能从中发现,美的生活将走向何处 。
李泽厚 李泽厚,美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拟见 ?
参考资料:
九十李泽厚 最后的访谈 | 封面人物 . 南方人物周刊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李泽厚
部分图片由物道拍摄,转载请联系作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