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中的年轻人:我们如何冲出阴霾

“没有被看见 , 没有存在感 , 如何缓解?”
“这个病很特别 , 看不见 , 不能说 , 病耻感长期困扰 , 更加压抑 。 ”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 , 半个月前刚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 从一个患者的角度 , 我有很多想说的……”
这是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完结当晚的微信公众号留言互动现场 。 推送发布后不到两小时 , 后台便涌入3万条留言 , 纪录片团队、医学专家联合央视新闻团队一起 , 深夜给出100条一对一回复 。
作为参与互动的专业医生 , 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主治医师王鹏飞感到既触动 , 又沉重 。 “越来越多的人能大胆地、开诚布公地讲出自身真实感受 , 开始认识和关注抑郁症 。 但节目之外 , 面临类似困境的人群让人忧虑 , 而且公众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 。 ”
这部纪录片的推出实属不易 。 项目在2019年11月已经启动 , 后因疫情一度陷入停滞 , 拍摄计划也一再变更 , 仅前期调研、寻找合适拍摄对象就付出了大量时间 。 让总导演史慧一步步坚持走下来的 , 是片中的人和事所触及的现实问题 , 她说:“勇敢走入纪录片镜头里的每一位朋友 , 都让我感动 。 ”
抑郁症|抑郁中的年轻人:我们如何冲出阴霾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在当下 , “抑郁症”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 今年9月 , 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显示 , 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8% 。 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 ,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其成长路上不可忽视的部分 。
当抑郁症群体从阴影中逐渐走到台前 ,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快节奏的生活中 , 年轻人都有着怎样的抑郁风险?面对抑郁阴霾 , 年轻人会如何对待?学习与生活的高压之下 ,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 , 更好地做自己?
努力生活的年轻人 , 怎么就抑郁了?
95后女孩小鱼最初觉得 , 自己“倒下”得莫名其妙 。 她从2019年11月开始持续心情低落 , 睡眠也不好 。 身为中学教师的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太累了 , 放假休息一阵儿就会好起来 , 但寒假过去 , 状态却没有任何好转 。
直到偶然间接受了精神心理科检查和测试 , 小鱼被诊断出中度抑郁和中度狂躁 。 那一刻 , 小鱼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怎么会这样啊!我每天不是都很乐观积极吗?难道这也是抑郁的表现?”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 很多努力生活着的年轻人 , 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 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 , 从家乡考入北京读大学的苏麒一直是妈妈的骄傲 , 却在初上大二时因为抑郁症而住院 。 从高中的拼搏状态进入看似宽松、实则有隐性压力的大学校园 , 苏麒觉得自己一下子空了 , “非常紊乱 , 整个人越来越不对劲” 。 但医生也无法判断导致苏麒抑郁的真正原因 , 在医学观察中 , 有些抑郁症没有明确诱因 , 也有可能暴发 。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 , 涉及遗传、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部分 。 ”王鹏飞说 , 现在公认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导致 , 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但孰轻孰重因人而异 。
小鱼属于“阳光型(微笑型)抑郁症” ,医生诊断后对她说 ,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器质性病变 , “脑子里不分泌胺类物质 , 胺类物质是影响人情绪的 , 比如多巴胺让人快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