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二 )


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地区发生了臭名昭著的泰诺林头痛胶囊投毒案件,受害人在购买了被人恶意加入氰化物的头痛胶囊之后纷纷中毒,并有7名民众因此殒命,这一恶性案件被全国的媒体相继报道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在连续几天的时间里,人们无论是打开广播还是电视,都会看到长篇累牍关于该案件的报道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紧接着,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 。在泰诺林头痛胶囊投毒案件被广泛报道之后,全美各个城市中也出现了许多“中毒报告”,人们纷纷报告自己在服用了其他药物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后来被举报的东西逐渐日常化,出现了漱口水、苏打水和热狗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而正在大肆报道中毒案件的媒体自然会将这些“中毒报告”作为可能的模仿犯罪再次报道出去 。
于是,更多的人被卷入了这场恐慌,任何不适都会被联想到投毒案件,即使常见的发烧,也要前往医院按照投毒来救治……到最后,管理社区的官员们禁止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万圣节挨家挨户讨要糖果,因为民众都在担心那个躲在暗处的凶手会把氰化物加入糖果当中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个由于媒体报道而产生的恐慌人传人事件定义为“盲目模仿性中毒”,接二连三的媒体报道在人群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酝酿了一场从无到有的“疯狂”,这让很多报道这一系列事件的报纸陷入了可笑的境地 。
当然,如果有下次,媒体们还敢……
除去“盲目模仿性中毒”,媒体感染也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
当媒体报道现实中的悲伤事件时,是否会激发观众们对于该事件的模仿呢?答案是肯定的 。
数据显示,有关自杀的电视或网络新闻越多,青少年的自杀案件便会随之增多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并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青少年群体当中 。每当在媒体当中出现富有冲击力的自杀案件的报道,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单人乘车遭遇车祸丧生的概率明显上升,但是多车辆事故与单车多乘客事故并没有上升 。
一些不希望给家人带来心理创伤的人,会倾向于将自己的自杀伪装成一场意外,那些陡然增长的单人车祸,其实是精心伪装的自杀 。
从以上两个现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对自杀者的宣传刺激了他人,并最终导致了他人的自杀,我们称此现象为“盲目性模仿自杀” 。
盲目性模仿自杀也曾出现在中国媒体的报道当中,就是令人痛心的富士康十四连跳 。心中愁苦的人们在看到同事们的自杀死亡后,接连跳楼 。
如果在第一起跳楼事件发生之后,富士康可以为员工们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也许这件事不会发展地如此惨烈 。
自杀 还在被牵着鼻子走吗?别让媒体操纵你的想法
文章图片
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对民众的影响可能是无意的,他们在报道时并不希望造成其后的影响,比如人们认为周遭的环境不再安全或是感到厌世继而放弃生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