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大臣们上朝的时候,为何手上都拿有一块小木板“笏”?( 四 )


就是为了方便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可以把自己需要上奏的事情写在手板上面,那么当君王问起或者自己要上奏的时候就不会忘记了 。跟现在的备忘录的作用有些相似 。
第二:为了用来记录君王的旨意 。
古代的大臣有一些都是经历过好几朝的,所以年纪是比较大的,而这些老臣记忆力已经不好了,所以有的时候君王交待的事情他们都记不住,但是下朝了以后这样的事情又不方便询问其他的臣子,所以说当时就有了手板,为了让朝臣们可以把君王交代下来的政事记录下来 。
第三:这是一种礼仪 。
在古代的时候君王肯定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人 , 因此所有的人见到君王的时候是不可以站着直视的 。必须要卑躬屈膝,有了手板以后 , 就需要弯着腰低着头,而且一般的大臣是不能直视君王的,而手板正好可以挡住视线 。
而且手板在古代的时候也是一种地位的表示,地位越高的人拥有的手板材质就要更高档 。等级高的大臣才可以使用象牙制作的手板,而位份比较低的大臣只能使用竹板制作的手板 。
古代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块板子 , 其实也是为了记录一些想说的事情,怕忘了,所以就记在本子上 , 然后提醒大臣们,向皇帝诉说 。
那个板子叫笏板 , 也称手板或朝板,大臣们可以把想要上奏的事情简单地记录在上面,跟手机的备忘录差不多 。
其实是用来做一些威严和一些镇压的作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 , 只不过是用来看 。
上面写的自己的职位,好方便上奏的时候让帝王知道自己代表的是哪个职位

大臣手里拿的板子叫什么,大臣们上朝的时候,为何手上都拿有一块小木板“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拿的那块板子叫什么,有什么用途?其实这块板子叫做笏 , 古代大臣们上朝经常会拿着的手板,它是一种礼器 , 它的用途主要是来记录皇帝的命令,还有一些旨意 。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笔记本一样 。但是它的意义 , 这是比笔记本要大得多 。它是一种中国古代官员的身份的象征 。
其实在一开始,笏这种东西 , 是为了方便那些大臣,在上朝的时候 , 记录一些皇帝的命令,还有一些旨意,所以它的材质主要是用那些玉 , 象牙,还有木 , 竹子等等 。他的最初的用途,就是为了方便记录这些事情,类似于备忘录的作用,可以给大神们一些提示 。
到了后来,笏渐渐作用和意义大了很多,他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记录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中国古代官员的身份 。在古代,皇帝撤销了你的笏,类似于就是撤销你的官职,而如果让你带上你的笏,就是让你重新任命官职 , 上朝觐见 。
所以到了后来,笏渐渐成为了一种礼器 。官员们在使用的时候 , 都是会拿这板,紧贴着自己的额头,然后来行驶跪拜礼 。官员还不能够眼睛直视着皇帝,必须要用这个笏板挡住自己的目光,表示对皇帝的尊重 。
笏板的材质往往会决定着,一个官员的身份,因为制作护板的材料有很多种,有木头,有竹子,有玉 , 还有象牙,前者代表的身份肯定比较卑微 , 而后者更加显贵 。所以这也是代表,文武大官品第的不同 。笏板的起源早就在礼记中有记载,所以历史悠久 。
笏板 , 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 。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