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 为什么来找我做咨询的90%是女性,而且都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做心理咨询已经有几个年头了,纵观过往的咨询记录,发现90%的来访者是女性,和大部分来访者的交流大多是在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控诉中度过 。
文章图片
但实际上来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职场精英、颜值担当,是什么让她们带着愤怒甚至怨气来寻求心理咨询?
文章图片
受害者心理究竟伤害了谁?
我们先来看几段咨询的对话:
@和男友分手后的来访者A-博士在读:
【咨询师 为什么来找我做咨询的90%是女性,而且都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为什么我三年的青春都搭进去了,他却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和我分手?是你把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你得对我负责 。
@结了婚的来访者B-500强财务总监:
为什么我老公就是不愿意承认他自己有错呢?明明是他伤害了我!
@考研失败的来访者C-毕业于一本院校:
为什么总是我最倒霉?为什么就我的生活这么悲惨?老天也太不公平了,好无力!
文章图片
@和男朋友吵架的来访者D-父母都是老师:
作为男盆友,不是应该懂我在想什么吗? 为什么每次都要我来提?最典型的一个特征是喜欢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十足的“受害者”,将问题和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陷入痛苦中 。
受害者模式在咨询中很普遍,简单说就是来访者习惯了把自己和其他人,乃至咨询师放在了对立面 。
作为咨询师,自然面对有着受害者心态的来访者,常常出现被挑战的局面 。
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应的研究,发现人的信念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
文章图片
以上四个案例中的来访者正好映射了四种信念系统:
A-托付心态,我的快乐和幸福是由你来决定的,你需要为我的人生负责;
B-所有的焦点都在非黑即白的认知上-我是对的,那么老公就是错的,容易忘记彼此在沟通中想要达成的目标;
C-我没有办法掌控我的生活,当你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悲惨的那个,也就放弃了寻求新方法的念头;
D-应该化思维,我们是男女朋友,你就应该如此对我,“应该”这个词也是受害者心理的罪魁祸首,在来访者身上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
文章图片
这四种信念系统都是限制性的信念,限制了来访者的思考,用大白话说,就是来访者的大脑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 。
呆在那种极度受伤的感觉里一动不动,什么也不做,只一个劲问对方怎么办?问老天怎么办?这是一个双方耗能的过程 。
文章图片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受害者模式上瘾?
现实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关系模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处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才是安全的,这是一种对自己强有力的“否认”的防御机制 。
在这些限制性的信念系统背后,受害者可以不用为自己的失败承担任何的风险,可以寻求他人对自己额外的情感付出,甚至可以逃避自己内心隐藏的真实感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熬出来的人,逼出来的本事!(透彻)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本文转自:河南法制报如果人生像考试一样 夜读|来,对一下人生答案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