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九 )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归纳3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者的含义与内容:
①社会存在
A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
B包括: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 。
C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②社会意识
A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
B包括: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 , 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无论正确与否,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可能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两者的发展并不一定完全同步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
(3)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则是历史唯心主义 。
(4)历史唯心主义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又为什么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①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 , 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