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种类,瓷器的种类有哪些?( 四 )


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 。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 。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 。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 。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
梅瓶——瓶的一种式样 。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 。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 , 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
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 。细颈微撇,圆腹,撇足 , 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
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 。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 。圆口、方身、圈足 , 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 。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
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 。直口 , 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 , 器形似胆,故名 。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 。葫芦 , 故名 。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 , 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 。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 , 有的书“大吉”二字 。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 。撇口 , 短颈,肩、颈部内收 , 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 , 故名 。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 , 颈部稍长 , 匀称秀美 。
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 。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 , 故名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
蒜头瓶——瓶的一种式样 。长颈,削肩 , 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 。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 。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 , 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 。宋汝窑创烧,清代康熙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 。小口,细长颈 , 圆腹 , 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 , 故名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
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 。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 。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 。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 。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
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 。亦称“抱月瓶” 。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 。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 , 清代雍正、乾隆仿制 , 多为青花 。
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 。直口、长颈 , 腹浑圆,似圆球 , 故名 。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 。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
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 。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 。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 。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 , 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