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刷牙吗,古代人怎么刷牙( 七 )


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 。
到了隋唐时期 , “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跟我们今天不大一样,用的是“揩齿法”,这种“揩齿法”源于古印度 , 和佛教有关,所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揩齿法”也就传到了中国 。
唐朝医书记载了这种揩齿法 ,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了,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 。
这种用来刷牙的杨柳枝又被叫作“齿木”,是中国最早的刷牙用具,如果没有杨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树枝代替,实在不行就用手直接揩牙 。
尽管唐朝有了揩齿法,不过学界对这种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争议,有一些观点认为 , 这种方式只有僧人团体会用,并没有在 社会 上广泛普及 。
到了宋朝,真正的牙刷出现了,叫作“刷牙子”,起初,牙刷毛多是用马尾制作,但因为宋朝比较缺马 , 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牙刷,也有可能是用猪毛制作的 。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但由于售价较高,一般欧洲民众难以承受,直到19世纪30年代 , 用尼龙做的牙刷诞生了 , 因其价格低廉,从此正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在现代楼房的设计里,刷牙、洗漱、洗澡、上厕所常常是在“卫生间”这一间屋子里解决的,古代没有这样的地方 。
在上古时代,厕所简陋到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又搭建了小屋,可能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 。
那时候上厕所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不摔死也会被淹死 。
历史 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虽然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去,但无论如何 , 晋景公都因此成为了 历史 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一个 。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这种厕所叫作“酰hùn)”或者“醪蕖保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也有利于资源再利用,但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的粪便 , 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 , 因为形状似老虎,所以叫“虎子”,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 。
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想出去上厕所,虎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到了唐朝,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那“虎子”就不得不避讳一下,改个名字了,于是它改成了“马子” 。
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 , 不光要能用来装尿 , 还要能装粪便,“马桶”因而诞生 。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群众喜爱 , 毕竟它占地小、味道轻、清理也方便,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便倒的,必须有专门的人来收 。
在唐宋时,这些人叫做“倾脚工”,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 , 以收粪为业 , 最后竟然成为了富豪 。
南宋时,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 , 竞争十分激烈 , 到了明清时期,这份职业就越来越专业化了 。
因为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生活质量不一样 , 所以粪便价值也不一样,富人吃得好,价值就高 , 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彼此不得越界 。
这种有固定区域和路线的,被称为“粪道”,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以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