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笔记 别被“选择大于努力”坑太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果最近面临非常多的“关键选择” , 比如是直接找工作还是继续读个博士?是就留在本地还是去机会更多的城市重新开始?是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还是选择当下的风口行业?是做自己熟悉的业务还是尝试全新的业务?
而且即便好不容易做出选择 , 也依旧还会接着面临下一轮纠结 。 例如小果的先生很久前就已经做出过读博的选择 , 如今照样还得面对 “应该去研究院做完博后研究吗?”“研究方向继续坚持还是换一个?”等等对我们的人生走向都很重要的选择 。
【松果笔记 别被“选择大于努力”坑太久】网络段子里调侃 , 小孩子才做选择 , 成年人都要 。 现实好像是恰恰相反的 。
似乎只有小时候 , 我们的决定才更不用对事物有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 , 哪怕只是听到了一面之词 , 也能根据它 , 说选就选了 。 小果我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 , 初中、高中去什么学校 , 都是我自己选择 , 文理分科也是我自己拿主意 , 包括后来大学去读什么专业 , 毕业了要不要回国 , 都是我自己做决定 。
但好像到了一定的年龄 , 突然“选择”这件事情就开始格外严肃起来 , 因为被“选择大于努力”这样的话影响着 , 总感觉“一招不慎 , 满盘皆输”就是在描述我 。 也因此 , 相比起小时候来说 , 现在我做选择反而更少会遵从内心喜好 , 更多的是“利弊权衡后 , 给所有的因素一个权重排序 , 选一个看似更理性的” 。
但这种改变 , 一路走来 , 似乎并没有让成年人们做出多少比小时候更“高明”的选择 。
小果的先生硕士第三年的时候 , 曾经有过一段和来校的访问学者接触交流的机会 , 因此认识了计量经济学领域德高望重的一位教授(他的项目合作伙伴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当时教授表示可以带他加入自己的课题组攻读博士 , 但是需要他重新读两年硕士课程 。 当时小果的先生很心动 , 但也就是用上面提到的判断方式一通分析之后 , 决定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 。 按说这个选择应该是“对”的 。
但事实是怎么着呢?行业变化发展太快了 , 国内博士毕业压力越来越大 , 他的整个博士生涯都很揪心 , 以至于比原定的培养计划延迟了两年——你说巧不巧 , 恰好就是他当初没接受的 , 去美国重新读个硕士的时间 。
而很多时候 , 我们就是这样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个决定 , 却依然只是做出了一个还不如小孩子随便挑的选择 。 “选择大于努力”这种鬼话 , 就特别能在这种时刻抓住我们的痛点 , 让我们为选择做出的一切 , 甚至我们努力的整个过程 , 显得不值一提 。 似乎我们努力拼搏的样子 , 还真不如熊孩子随便丢个骰子就决定的前进方向 。
但被踩中痛点不等于把握了真理 。 “选择大于努力” , 根本就是在制造焦虑 。
它像个魔咒一样 , 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过分斟酌推敲 , 反复征询意见、查询信息 , 以至于让我们常常错过最佳决策时间或导致所谓的信息过载 。 在焦头烂额之中 , 我们越来越不在乎自己喜欢什么 。
也正是由于踩中了痛点 , “选择大于努力”导致太多人在面对选择前就早已陷入漫长的内耗期 , 他们消磨了斗志和兴趣 , 却还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个更正确的选择 。 在它的影响下 , 远超需求的大批年轻人涌入考研、考公的队伍 , 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 也就不难预料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依恋 3种依恋风格对感情有重大影响!尽早识别你是哪一种,别被带偏了
- 文:五月(笔记家原创作者)明明知道他是渣男 为什么很多姑娘痛过之后还是选择原谅渣男?
- 婚姻|不上进的老公,还能要吗?|直播笔记05
- 笔记本 笔记不单是白纸黑字的苟且,还有创新和技巧,这本书来指点你几招
- 韩芝|长期缺钱的男人,身上有三个特征很明显,别被他的伪装欺骗了
-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下一刻死亡和下一刻活着,是概率同等的假设
- 张雨绮 谁说美貌是智商换的?千万别被张雨绮的外表给骗了
- 《雄狮少年》不读书的下场有多惨?可别被网上的读书无用论给骗了
- 恋爱|男人有这些贴心行为,证明他对你的爱不够真,别被蒙骗了
- 开会时直勾勾地盯着领导,不停的做笔记,领导会怎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