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蓉|陈法蓉:我可能不是你们认为那样的独立女性丨人物( 二 )


在陈法蓉心里 , 她们四个就像是一个重组家庭 。 朱茵是姐姐 , 情商高 , 思路清晰 , 表达力强 , 陈法蓉总有些小孩子脾气 , 说话直直板板 , 有一便不会说二 。 “你看 , 其实这样想或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啊?”朱茵总会给陈法蓉好提议 , 帮她把事情理清楚 。
蔡少芬是妈妈 , 虽然她的年纪最小 , 却乐于照顾姐妹们的生活起居 。 “管我吃饭 , 管我穿得暖不暖 , 管我拍拖 , 管我很多事情 。 ”陈法蓉说:“有人像妈一样宠自己真好 , 我最喜欢和蔡少芬撒娇发嗲 。 ”而男孩子脾气的洪欣 , 则像是家里的弟弟 , 是陈法蓉唯一需要操心的人 。 “她是那种你教她 , 她都不懂(的人) , (我)常常会气到不行(笑) 。 ”
在娱乐圈打拼 , 身边不少人都曾带着怀疑的语气问 , “女演员竞争那么大 , 娱乐圈有真友谊?”四人向来置之不理 。 一起从青葱岁月走到各自成家 , 经历人生高低起伏;当然也会有分歧 , 会吵架黑脸 , 但四人都明白 , 人生这趟列车 , 很多人都会在中途到站 , 能不离不弃陪在身边的已经是最值得珍惜的人 。 “你接到工作当主角 , 我们为你高兴;我接到新广告 , 你们为我开心 。 每个人都有生活担子 , 要养家 , 我们不会嫉妒对方 , 只会祝福 , 希望对方好 。 ”
陈法蓉|陈法蓉:我可能不是你们认为那样的独立女性丨人物
本文图片
在陈法蓉心里 , 早已把三个姐妹当亲人 。
在陈法蓉看来 , 闺蜜就是相互信任 , 无话不谈;就算不是每时每刻在你身边 , 都会很想念 。 “懂你悲欢 , 真正关心你 , 又相爱相杀 , 开玩笑也绝对不生气 , 但是又监督你 , 支撑你 , 帮助你 。 ”
“港姐”出道——
大病一场回国圆梦 , 靠“太直接”被记住
“最能代表中国香港的 , 不是尖沙咀的钟楼 , 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 , 不是海洋公园 , 也不是大富豪夜总会 , 而是港姐 。 ”早年间 , 中国香港媒体在文章中曾写到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每年“港姐”比赛转播那一天 , 街上的餐厅都是门庭冷落 。 赵雅芝、张曼玉、钟楚红等参加过该比赛的女明星 , 代表着当年整个中国香港对“美”的认知 。
在陈法蓉小时候 , 女孩子们都喜欢玩“谁是港姐”的游戏 。 哥哥会扮演司仪 , 喊着:登登登登!今年的港姐冠军是……陈法蓉!然后 , 陈法蓉披着家里的毛巾当披肩 , 拿着杂志卷起来的冠军权杖 , 绕场一周并说着:“感谢大家!未来的一年 , 我将会代表中国香港去世界各地做亲善访问……”
“但游戏终究是游戏 , 我也没有胆量去参选 。 ”陈法蓉坦言 。
青少年时期 , 陈法蓉曾赴加拿大及美国留学 , 由于成绩优异 , 获得过多个学科奖项与奖学金 。 在夏威夷求学期间 , 陈法蓉体检时意外发现肿瘤 , 那是一段短暂却十分难熬的时期 , 父亲一直在身边陪伴 。 由于八岁时母亲因胃癌去世 , 曾经眼见最亲的人突然离世 , 陈法蓉更明白 , 有些事想做便要去做 , 不要留有遗憾 。
检查结果出来了 , 肿瘤是良性的 。 几年后 , 陈法蓉回到家乡参选中国香港小姐 , 并赢得冠军及国际亲善小姐两项奖项 , 圆了儿时的梦想 。
陈法蓉|陈法蓉:我可能不是你们认为那样的独立女性丨人物
本文图片
1989年 , 陈法蓉获得港姐冠军 。
好朋友蔡少芬曾形容陈法蓉是“学霸” , 但陈法蓉却强调 , 自己是一个不够自信的人 , 好奇心极强 , 喜欢学习 , 喜欢通过考试体制确定自己的能力 。 分数高 , 就代表有一定认知 , 分数不高 , 就要继续努力 。 “我不聪明 , 但我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 。 家里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 , 我必须更加认真学习 , 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