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是什么节吃什么,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1、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一,洗晒节 热在三伏 。夏至节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 , 气温升高 , 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 。汉代刘熙曰:“暑,煮也 , 热如煮物也 。”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湖南资兴有一句老话叫"六月六 打个泡子 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让人好处多多,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 。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 , 万物极易霉腐损坏 。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 。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二,洗象日 在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 。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 , 为显示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 , 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 。一千二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建元大都城后,那时的属地暹罗、掸国、安南、高丽、爪哇等都带贵重礼物来朝贺,其中暹罗、掸国、安南每年都要带大象进奉 。暑热天时 , 大象就在元大都城附近的积水潭中洗浴嬉戏 , 引来百姓争看围观 。皇上为了大象的驯养与管理,还专门建立了象房、演象所和驯象所,并从缅甸招来象奴和驯象师 。平时由象奴饲养并由驯象师指导训练 。乾隆时期大象最多达三十多头,象奴驯象师多达百人 。象房当时就设在宣武门内西侧城墙根一带,据说旧址即现在的宣武门新华社大院处,至今留有”象来街”、”象房胡同”的美名 。明清时期 , 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举行洗象仪式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 。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 。”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 。这天在洗象处附近还要搭棚张彩,有监官负责监洗 。当天也会临时设有很多茶棚、小吃摊,如同赶庙会一般,车轿人马如潮 , 观者如蚁 。为了观看洗象活动,有钱的人家会提早占据附近酒肆茶楼的好位置,以一饱眼福 。大象对那时的百姓来讲,终究是稀罕之物 。观象时,大象戏水之声,观者的惊讶赞叹之声以及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三 , 晾经节 每当六月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宫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 , 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 , 也要摆在庭院中通风晾晒 。当年这一天也有“晾经节”之称,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要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 , 把所存的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 。如旧京的白云观藏经楼里,藏有道教经书五千多卷,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白云观要举行晾经会 , 届时道士们衣冠整洁、焚香秉烛 , 把藏经楼里的“道藏”统统拿出来通风翻晒 。广安门内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斋,举办“晾经法会”,僧侣们要礼佛、诵经 , 届时开庙一天 。那时看完洗象的百姓,都会涌到善果寺中观看晾经,所以寺前也形成临时集市,非常热闹 。民间的轿铺、估衣铺、皮货铺、旧书铺、字画店、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都要晾晒各种商品 。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 , 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日那天翻箱倒柜 , 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 。因此 , 有的地叫“晒衣节”或“晒伏” 。四,虫王节 同其他节气一样 , 六月六这天还有许多专门的食俗 。从六月初六起,街市上的中药铺和一些寺庙开始施舍冰水、绿豆汤和用中药制作成的暑汤 。主妇们也在这一天开始自制大酱 。每到六月六,当天的饭食要吃素食,如炒韭菜、煎茄子和烙煎饼等 。吃素食之俗除有清淡之意 , 是否还有深意 , 现在不得而知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已异常炎热,庄稼长势正旺,已是吐须秀麦穗之时,农家要观察长势,以卜丰欠 。六月六农民还称为“虫王节”,要在农田、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护 , 五谷丰登 。六月六 , 老北京还有郊游和赏荷的民俗 。为了防热消暑,文人墨客常到有庙宇有树荫之名胜地及长河、御河两岸、东便门外二闸等地野游 。旧时的二闸是通惠河上第二道闸所在地,是老北京春夏之时百姓观景旅游的胜地 。当时通惠河两侧垂柳成行、水波荡漾,运粮船和各种游船穿梭往来 。在二闸的闸口处,还有一个飞溅的瀑布,岸边还有楼台亭阁、私人花园和一些茶棚酒肆,恰似江南美景 。清代《北京竹枝词》这样描绘:“乘舟二闸欲幽探 , 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往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六月正值荷花盛开,人们也常到什刹海边尝莲品藕 。两岸柳垂成荫 , 水中荷花争艳,在此乘凉消闲吃冰食,别有韵味 。[编辑本段]五,回娘家节 六月六,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 。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初六日回家过寿 。女婿决定乘狐偃祝寿之机,刺杀丈人,以报父仇 。女儿探知此事,赶回娘家报了信 。狐偃放粮归来,看到了民间疾苦,后悔未听亲家忠告,痛恨自己作错事情 。不但不怪罪女婿,还当众承认了自己以前的错误 。后每于六月初六日,狐偃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团聚 。传到民间百姓效仿、相沿成俗 。一些地方,六月六,出嫁的老少姑娘也要回娘家歇夏 。“六月六,请姑姑”,人称“姑姑节”,看来与这个传说也有一定的联系 。六,天贶节 六月六还被称作“天贶节”(贶,kuài,赐赠的意思),起源于宋真宗赵恒 。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日为天贶节 , 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 。江苏的不少地方,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炒面,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 。”看来 , 这炒面与这“糕屑”应该是一个意思 。七,禾苗节 “禾苗节”,这天正好是在农历的六月初六,湖南桂东人亦叫“六月六” 。“六月六日晒衣物 , 不怕虫咬不怕蛀”,“六月六,吃鸭子”,“六月初六,吃鸡吃肉”,“六月六 , 狗洗浴”……各地过“六月六”节的民谚很多,庆祝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 但桂东把六月六作为 “禾苗节”这种别有特色的民俗却鲜为人知 。
求采纳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