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与爱情课老师聊聊爱情 “今天很多恋爱都是催熟的”( 二 )


今天就不一样了 。 一个人的身份可以有十几个 , 在职场上他有一个专业 , 他可能还喜欢弹吉他 , 也可能是个文青 。 人的身份很丰富 , 人和人的对应就变得大不一样 。
人们现在面对的是自己到底是谁、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 我觉得现代人到了40岁 , 还比不上农业社会15岁的人稳定 。 当然再过十几二十年 , 社会处于稳定的中长期时 , 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会更被社会理解 。 现在90后、00后正好赶上踏入实验区 , 对于这一代人 , 遇到真爱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 他遇到很好的真爱 , 但自己不认识 , 因为他要对付更复杂的现实 , 比如选择事业、惦记着跳槽 。
冰点周刊:您怎么看待单身现象?
梁永安: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23岁是个坎儿 , 一般要结婚了 , 婚姻是第一位的 。 90年代之后就不同了 , 现在结婚年龄都到30岁 。 女孩不再简简单单地服务于家庭事务 。 我觉得一定要摆脱一个定性 , 就是按照农业社会的婚姻观去定时间段 , 定义这个人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
为什么现在的人难结婚 , 不是身上有陈旧的东西需要整改 , 而是对生活有新的期待 , 新的精神要求、文化要求 , 这代表未来 。 如果现在年轻人身上看到的 , 都是前辈一样的东西 , 那国家肯定没有未来 。
我们现在的一个缺陷是整个社会的公共空间比较小 , 还要加班“996” 。 像西方有各种俱乐部 , 我在美国的时候 , 一到周末 , 2万多台哈雷摩托聚集在附近的小镇 。 公共空间少 , 找到朋友的机会就相对少 。
另外还有加班文化 , 从道义上看 , 19世纪工人们被迫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 后来经过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才争取到8小时工作制 。 为什么是8小时 , 超过8小时后 , 一个人除了吃饭 , 还要有社会交往 , 需要听音乐看电影 。 年轻人需要谈情说爱、尝试新东西 , 不能把这个时间剥夺掉 。
我们上一代人认为加班很正常 , 都是那么奋斗过来的 。 中管高管在公司里干到很晚 , 年轻人在他手下不敢走 。 新的时代进步 , 人的生活结构、生活质量里 , 文化艺术的含量越来越多 。 要不然尽管钱挣得多了 , 生活结构还是像以往那样 , 实际上就取消了社会进步的意义 。 当然 , 现在国际竞争都很激烈 , 国家需要人作出超额的努力 , 来实现相对优势 。
冰点周刊:请教您一个古老的问题 , 爱情是怎么发生的?
梁永安:我觉得不同时代 , 爱情的名字都不一样 , 不同的地域传统都不一样 。 比如工业时代之前 , 爱情就是一个简单的自然气息 , 比如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女子 , 看到很善于辩论的男子可能会觉得很有魅力 。 每个时代都有参照人群 , 跟周边人相比 , 这是自然的时代 。
工业革命时代不一样了 , 女性原来是从这个门到那个门 , 就在家族里面 。 现在她受了教育 , 可以去做老师、财务或是她心心念念的事情 , 她对男子的欣赏可能看重知识的含量 , 眼神里有没有带给人新鲜感 , 不是那种复制性的、简单的类比 。
在今天的时代 , 更不一样 。 文化圈层在大大分化 , 很重视个性发展 , 人们更关注彼此有没有创造力、行动力 。 更讲内心 , 我能不能到你的心里走一趟 。
你表面很光亮 , 内心可能也很坎坷 , 你的坎坷我能不能体会 。 我们有的学生从小成绩很好 , 爸爸妈妈特别努力培养 , 去最好的学校 , 在旁边租个房子陪着 , 旁人觉得很幸福 , 得到了这么大的关爱 。 其实真正去了解 , 就发现他很痛苦 , 因为他不断换学校 , 从来没有真正长期的朋友 , 内心里很艰难 。
爱情的核心点 , 要明白对方的生命价值 。 我觉得一个人最好的价值就是给这个世界做点新事、添点东西 。 他的创造力在哪儿 , 你很清楚 , 很感恩 , 互相珍惜对方内在的生命价值 , 就不会在那种小打小闹的小格局里面折腾 , 不会陷在“你又没给我买礼物啦”那种无聊的消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