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路上的你我 救命,天津人为什么这么好笑啊!( 三 )


而天津人眼中的桥 , 是十米跳台 。
为了在线上打造一场视觉盛宴给足了视角
路过狮子林桥 , 在那里穿着泳衣飞翔的天津大爷大妈 , 冬练三九 , 夏练三伏 , 向你展示这座城市的文武兼备 。
跳完了 , 围观群众会给你叫好 , 跳之前 , 还有助阵的冲锋号
在天津人眼里 , 一切生活情景 , 都可以凭借搞笑天赋 , 变成他们的快乐源泉 。
天津的相声演员 , 估计都得特别努力 , 否则业务水平会落后于普通市民 。
要不然 , 天津的茶馆里 , 怎么写着“严禁观众登台”?
人均幽默水平过高 , 也会带来“麻烦” , 所以 , 天津有全国独一份儿的交通标识:
“驾车说笑 , 危及安全” 。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每个初来乍到的朋友 , 快乐 , 或许才是天津真正的土特产 。
道路千万条 , 安全第一条
而笑过 , 就算来过了天津 。
嘛钱不钱的 , 乐呵乐呵得了
搞笑归搞笑 , 天津人的幽默 , 绝不止耍贫嘴这么简单 。
它根植于这座城市从容、闲适的气质 , 传递的是天津人乐观豁达的精气神 。
说到底 , 离不开这座城市特殊的历史 。
由于开埠较早 , 天津在清末 , 就成了格外热闹的港口贸易城市 。
“九河下梢天津卫 , 三道浮桥两道关” , 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商络绎不绝 , 不光形成了独特的江湖气 , 还造
就了天津的市井气 。
“吃尽穿绝天津卫”七个字 , 正代表着过去一百多年里 , 那个新潮、奢靡、风光无限的老天津 。
曾经各界名流云集 , 高朋满座的中国大戏院 , 如今这座文物级的建筑仍在使用
在天津卫 , 再不显山露水的物件儿 , 都可能有吓你一跳的来头 。
比如 , 天津国民饮料山海关汽水 , 是什么来头?
20年代 , 末代皇帝溥仪婚宴限定;50年代 , 国宴专用饮料 。
岁月荏苒 , 曾经的纸醉金迷、雍容华贵 , 早已悄悄融进这座城市的底色 , 成就了天津人“吃过见过”的底气 。
木心有首诗 , 用来形容天津再合适不过:
“我兄弟 , 你好在有一股豪气、一派静气 。 ”
这座城市用极大的包容性 , 把复杂历史变成了如今的简单生活 。
这份闲适和安稳 , 只有最终选择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才能切身体会 。
比如 , 按时下班回家吃饭 , 已经写在了天津人的基因里 , 是谁都无法撼动的铁律 。
比如 , 不少天津人都信奉“借钱吃海货 , 不算不会过 。 ”
毕竟 , 还钱的日子有的是 , 不怕还不上 。
但新鲜的皮皮虾是不等人的 , 再不吃可就过季了 。
天津北塘的海鲜早市/B站@我是空菜
只能说 , 无论是什么性格在天津这样的氛围里 , 都会被滋润成享受生活的“反内卷主义” 。
这也就不难理解《杨光的快乐生活》 , 为什么会成为天津本土最受欢迎的电视剧 。
这部剧讲的 , 就是逍遥自在 , “不思进取”的普通人生活 。
不断经历失业、失恋 , 却口嗨不断的咸鱼主角杨光;蹬着三轮卖水果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废柴兄弟条子;穿着
跨栏背心 , 在胡同指点江山的邻居曹大哥……
每一个角色都写实得不留余地 , 像极了我们每一个在生活里挣扎沉浮的平凡人 。
只是 , 不论贫富的自嘲精神、不管顺境逆境都“不是事儿”的平常心 , 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
如果你也渴望拥有这种乐观主义精神 , 那不妨在遇到困扰的时刻 , 在脑海里 , 用天津话大喊一声:
“嘛钱不钱的 , 乐呵乐呵得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