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罕见病降临:一个家庭两代农民工的不同抉择( 三 )


“我说 , 你要钱的话就算了 , 我没有钱给你 。 你有钱 , 她才跟着你;没有钱 , 她不跟你 , 对不对?”谭登清说 。 婚事就此谈崩 , 儿子随后一个人回了深圳 。
肺炎很快治愈 , 但双胞胎依旧反复发烧 。 数个月后 , 他们确诊患有罕见遗传病肝糖原累积症I型 。
|当罕见病降临:一个家庭两代农民工的不同抉择
本文图片
双胞胎到医院检查 。 (纪录片《新肝宝贝》截图 , 该片发在腾讯医典公众号/图)
面对病孩 , 两代人的选择
这是一种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 , 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方法 。 医疗费要近百万元 , 谭登清只能把孙子带回家 , 先保守治疗 。 他们能做的 , 就是给孙子喂些玉米粉糊与麦芽糊精 , 避免他们因病而产生低血糖 。
在这个农民工家庭里 , 此时所有人都面临着抉择 。
谭礼昭想过“放弃”双胞胎 , 但也不知道谁会收养这对病孩 。 当2021年11月7日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询问他“放弃”究竟意味着什么时 , 他沉默了很久 。
“不知道怎么说 。 ”他说 , “反正听到这么贵的医药费的时候 , 我接受不了 。 ”左右为难之际 , 他干脆选择逃避 , 外出打工 。 “我不能留给他们(父母) , 我也不知道留给谁 , 我自己也带不了 。 ”
离家之前 , 谭礼昭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 他说 , 离家一年多 , 打工基本只够自己花销 , 很难贴补家里 。 他只是偶尔回家看看孩子 , 或是买些尿不湿 。
武萱仁得知双胞胎病因时 , 也觉得难受 。 可她没有什么打算 。 “反正我跟他(谭礼昭)结束了 。 ”她说 , “你觉得以我的能力 , 我能有什么办法?”
谭礼昭打电话给她 , 说要送人收养 。 武萱仁回答 , 孩子跟你姓 , 你去和你父母商量吧 。
谭登清想过许多办法 。 最初 ,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看病时 , 他上水滴筹求助 , 又找来了电视台采访人员 。 电视台采访人员联系上了深圳市德义爱心促进会 , 两者联合筹得数万元 , 但这对根治的费用来说杯水车薪 。 后续的费用 , 他只能慢慢等待 。
最坏的时候 , 他也想过儿子的办法:把孙子送人收养 。 可领养者一听说孩子有病 , 就不要了 。
无奈 , 治疗费只能一点一点挤出来 。 2019年夏天 , 谭登清下工地挖沟渠 , 一天干上12个小时 , 一个月能挣四千元 。 他想让儿子一起在工地干活 , 挣得多一些 , 或是在住地附近做分拣蔬菜、搬货的活 , 离家近 , 可以照顾孩子 。 但谭礼昭不愿意 , 他觉得 , 自己干不了工地上的重活 , 而且在那里很容易“晒得和非洲人一样” , 又热又累;而分拣蔬菜需要熬夜 , 他也受不了 。 他喜欢在快节奏的电子厂打螺丝 , 一来流水线上螺丝一个接一个 , 他不容易打瞌睡;二来电子厂环境好一些 , 他不需要熬夜 , 车间里有空调 , 工资也不比工地少太多 。
|当罕见病降临:一个家庭两代农民工的不同抉择
本文图片
谭登清妻子邓银兰正在收拾废纸板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姜博文/图)
孩子获救 , 父亲坐牢
2020年夏 , 冯海泳开始跟拍谭登清一家 。 除了想要帮助这一家人外 , 冯海泳还想探讨 , 在深圳高楼大厦之下 , 当孩子患罕见病的命运降临 , 底层家庭要如何去应对?
后来 , 他发现 , 谭登清“求生欲很强”:“就是给你这个问题去解决 , 他也没有说去埋怨什么” , 但是该儿子承担的责任 , “他没有给到他(谭礼昭)” 。 有一次 , 冯海泳跟着谭登清父子去医院给双胞胎做检查 , 其间核酸检测需要另外收费 。 他观察到 , 谭登清面对这笔额外费用“犹豫”又“皱了眉” , 谭礼昭却很自然地伸手找父亲拿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