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比较讨厌的季节想必应该是夏季了,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特别热、阳光特别强,导致许多人都不想出门 。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夏季是哪三个月?夏季气候特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季是哪三个月
夏季是6月、7月与8月这三个月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二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 。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不同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夏季的气候并非一样 。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 。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 。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
夏季气候特点
1、气候炎热,暑热流行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阳气最旺,阴气最弱的时候,其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气温最高,昼长夜短 。
【夏季是哪三个月 夏季气候特点】中医认为,夏季热邪、暑邪最盛,所以夏季高发暑证、热证 。暑与热均属阳邪,产生发热、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疾病是其主要症状 。
除此之外,暑热还容易“耗气伤津” 。“耗气”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多汗、疲劳等,与夏季日照强度大,气温高,皮肤血管过度扩张,血流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机能降低有关 。
“伤津”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尿少,便干等,与夏季汗出多,人体不同程度的缺水有关 。夏季人们普遍觉得体能下降,易疲劳,容易出现口干口渴,都属于中医暑热耗气伤津的后果 。
2、暑气通心,心病易生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盛,暑气通于心,所以夏季心脏疾病明显增多 。研究表明,高温天气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些都是诱导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的发作或加重的重要因素 。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心并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主管血液循环的心脏 。中医的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主血脉,即主管人体血液运行,与现代医学的心脏功能基本相同;二是主藏神,即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寺悄神力咀的沾动,头顶上属于西医脑的功能 。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烦躁、抑郁等情绪活动的异常,这些情志活动与中医心有关 。所以夏季心病高发不仅仅是指西医的心脏病高发,还包括失眠、烦躁、抑郁等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也高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夏季防暑用品有哪些 夏季防暑吃什么
- 2022年夏天是几月到几月 防暑降温必吃5种食物
- 2022年夏天是几月结束 夏天饮食注意事项
- 2022夏天什么时候最热 2022年夏天几月份是最热的
- 春季是昼短夜长还是昼长夜短 春天的特征有哪些
- 昼短夜长是什么节气 秋分意味着什么
- 昼短夜长是几月到几月 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 华为功能型手机是否支持PC助手
- 河南几月份最热 河南避暑哪里好
- 三星PS60E8000不含底座的重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