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冉 “真香”王境泽这波表现又真香了!韩安冉却还在忙着又一次离婚?( 三 )
文章图片
然而当他们回到了原来的系统,而原来的系统中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父母依然无条件满足自己、周围人依然给你无限的纵容,没有任何的搅动 。
于是韩安冉等原生家庭过度溺爱的孩子,在节目后,原封不动地退行了 。
而王境泽这边,我们很难去揣测他的家庭、周围的环境,但是他“真香”的出圈,想必也给他后续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做出改变 。
文章图片
积极搞事业
两个人不同的性别身份,也注定了宏观系统上的环境不同:
韩安冉作为女性,回到一个被规训的环境,将外貌和婚恋置于优先价值,在追求这些价值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己;
文章图片
而王境泽作为男性,遇到较少的规训而被寄予更多事业上的预期,在去年成立了公司,成为了一个事业型的人 。
文章图片
在系统中成长
从韩安冉和王境泽的对比,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启迪 。
首先,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一个觉察:回溯我们的成长环境,我们的优势是由哪个系统塑造的?我们的限制、挑战又是在哪个系统层面的?
文章图片
小编鼓励大家用画同心圆的方式,认识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们的一圈圈的系统,以及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中的权力架构等等 。
比如说:家庭系统中充满控制欲的父亲/母亲,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校园的氛围、工作单位的氛围、成长地区的文化等等 。
文章图片
客观觉察认识自己,是能够改造自己,不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
其次,如果我们意识到系统对我们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挑战、或者避免这个负面因素,搅动系统,推动新的平衡的达成 。
比如:控制欲太强或是有虐待倾向的家长,在成年之后减少交集,或是在需要交集的情况下,参与家庭动态治疗,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重塑家庭权力结构 。
或是挑战既定文化环境中的束缚,比如对于女性的定义、框架,比如对于某种外貌、年龄或是其他身份属性的偏见、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倡导活动去挑战 。
最后,我们也可以成为加入新的因素,让系统重新注入活力的人 。
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经历过创伤的人,也不一定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反而还有可能获得创伤后成长 。
文章图片
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可能受到启发成为优秀的治疗师;经历过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可能成立新的家庭后和家庭成员互相治愈……
由此可见,我们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都能够通过成年后独立的选择,打破系统旧的循环,走和原来设定的不同的路径 。
要成为王境泽还是韩安冉,你其实有掌握,有选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