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父亲赚钱养家,一条毛巾擦桌擦鞋又擦脸,是代沟还是节俭?( 二 )
听到儿媳这样说 , 一旁的王先生坐不住了 , 他生气地站起来指着儿子、媳妇说:永远扔不了 , 你别想了 。 并指着地上的沙发愤怒地说:你想扔 , 掂着这个烧了吧 , 这是你娘家陪送的我不心疼 。
本文图片
看来 , 王老先生保护的是自己那份和老家具的情怀 , 即使时间久远 , 它不再美观 , 甚至和新房子格格不入 , 他也不允许有人破坏他心里这份情感 。
《弟子规》中曾言:亲所好 , 力为具;亲所恶 , 谨为去 。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 , 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 , 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 而王先生仅仅是想保留自己的一些老物件就被儿子媳妇这么反感 , 他岂有不动怒之理 。
王先生表示 , 他买的东西 , 在这个家就有他的一份空间 , 他置办的东西一律不让扔 。 说着说着他又激动起来:“我不要这不孝儿媳 , 不要这不孝儿子” 。 看来 , 这是老人辛苦凭血汗钱挣来的家当 , 已经用了几十年 , 他对这些老物件有割舍不掉的感情 。
本文图片
孟子曾言:不得乎亲 , 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 , 不可以为子 。 看到王先生生气的模样 , 深为儿女不懂老人心而叹息 。
当问王先生的老伴儿家里的这些老物件扔了好还是不扔时 , 老伴儿觉得该扔就扔 。 王先生认为老伴儿现在和儿媳妇是一个立场 , 跟他不是一家人 。
听到此 , 老伴儿也满腹委屈诉说自己被王先生挨打的事儿 , 并且当着儿子儿媳的面一言不合就打她脸 , 竟然把她脸打得通红 , 嘴都不敢张 , 耳朵也打得嗡嗡响 , 还捶她肩膀 。
可见 , 王先生在这个家非常强势 , 虽然他是这个家的一家之长 , 有着大家长作风 , 但这种专制也太霸道了 , 不但对老伴儿不尊重 , 对儿子媳妇也总是以气势压力 , 难怪一家人都反对他的做法 , 把他无形中给孤立了起来 。
本文图片
王老先生也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 他诚恳接受调解员的建议 。 两代人之间本来生活观念不一致 , 如果大家都和王先生唱反调 , 势必会将矛盾激化 , 家庭更缺少理解和包容 , 把亲情和爱就会越推越远 。
三、一条毛巾擦桌擦鞋还擦脸 , 是有代沟还是老人节俭
对于家里的老物件 ,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 王先生舍不得扔掉 , 应该和儿子媳妇讲清楚 , 作为晚辈也应该站在父亲的角度去理解他 , 毕竟年纪大了 , 生活节俭成了习惯 , 这是一种优良传统 , 我们不能丢弃 。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曾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即使不满意父亲的做法 , 也应该心平气和去沟通 , 不能带有情绪化惹怒对方 。
老人的观念确实太守旧 , 就如他用的一条毛巾 , 女儿说用了四五年舍不得扔 。 儿媳说一条毛巾 , 公公用来擦擦桌子、擦擦鞋 , 还要再擦擦脸 , 这听了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 这是节约还是不讲卫生呢?
本文图片
听到一家人都在控诉自己的思想老旧 , 一下惹恼了王先生 , 说到换新家具 , 他也想换一张新床 , 把旧家具扔掉 , 可是儿子买不来 , 他为了给孩子减轻压力才不再买新东西 。
最终王先生也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 他今年已经74岁了 , 为了维持整个大家庭的正常运转 , 他并没有停歇 , 而是常年在附近打些零工 , 可以说他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担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青未了/我的父亲母亲
- 在我们国家 一位中年男人哭诉:宁可被人称为不孝子,也希望父亲早日离去
- 小七|贝家小七:从嘟嘴萌娃长成漂亮小公主,被父亲和3个哥哥宠上天了
- |“天才儿子”刷屏,“我的父亲母亲”是厚重前传|时评
- 赵忠祥 赵方为父亲赵忠祥塑像,杨澜含泪主持怀念,倪萍哀痛拥抱友人
- |人生最好的活法:读书、赚钱、享受生活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你一人赚钱养家怪累的 “你一人赚钱养家怪累的,让你媳妇去上班”
- 释小龙|释小龙的父亲陈同山:后悔逼儿子练武术,上亿身家背后的带泪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