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境界:苦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二 )


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 , 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快、太远 , 渐渐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 而忘记自己当初从何出发、为何出发 。
庄子说:“虚室生白 , 吉祥止止 。 ”
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 , 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 , 有光亮也透不出来 。
人心如果清除了杂物和垃圾 , 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 , 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 , 结果当然是一派清净安详 。
虚寂生智慧 , 空旷生明朗 , 这就是“虚室生白” 。 不迷失 , 需要的是向内心寻求自我 。
人生 , 要懂得放下繁华 , 放弃无意义的忙碌 , 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有限的生命里 , 不能只是被名利填满 , 而忽视了健康、快乐、家庭等等 , 不管如何匆忙 , 还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 , 给心灵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
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留白给心灵放假 , 以保持一份清净和淡定 , 才能不迷失自己 , 才能游刃有余、退去浮躁 。
四、惊而不乱 , 是一种强大
人生四境界:苦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文章图片
“临大事而不乱 , 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 是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的心态 。
越是有突发的紧急状况 , 越不能惊慌失措 , 要镇定沉着;越是在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 , 越不能患得患失 , 要保持平常心 。
唐代宪宗时期 , 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
一次 , 他因公务在中书衙门里大宴宾客 , 热闹之时 , 一名属下径直来到裴度身边 , 低声向他禀报说 , 他们发现存放大印的盒子还在 , 可大印却不翼而飞了 。
做官的人都知道 , 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 。
可裴度听了以后 , 没有显露出一丝紧张的样子 , 手里端着酒杯 , 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 , 酒宴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
结果不久 , 手下又报告说 , 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 , 裴度似未听见 , 闭口不应 , 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 。
属下很疑惑 , 裴度解释说 , “印信不仅不能买卖 , 而且一旦被官府查到还是个大罪 。 这一定是衙门里的人私下里书写契券 , 然后偷偷盖上大印 。 如果急于追查 , 此人为证清白必然把印信毁掉 , 只要不动声色 , 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 。 ”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 不禁佩服裴度的见识和胆量 。
冯梦龙在评价这件事时 , 由衷地赞叹说:“不是矫情镇物 , 真是透顶光明 。 ”
惊而不乱 , 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
曾国藩说:“从容安祥 , 为处事第一法 。 ”
遇事就紧张 , 临事就大惊失色 , 失了方寸的人 , 难成大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