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 豆瓣评分8.9,你想象过自己的死亡吗?( 三 )


1.思考自己的“波动影响”
“波动影响”是指 ,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给他人带来影响 , 即使我们死去 , 这些影响也依然会通过他人一层层传递出去 , 就像池塘上的涟漪一样 。
思考“波动影响”其实就是思考:你希望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希望人们用怎样的方式记住你?
前面提到的价值观练习就是思考波动影响的一个好方法 , 知道自己想留下怎样的波动影响 , 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更主动地创造它 。
2.写感谢信
列出一个依然在世 , 你一直想感谢却从没表达过的人 。花 10 分钟给他写封感谢信 , 表达他带给你的“波动影响” 。找个时间把这封信当面交给他 , 读给他听 。
3.找个人聊聊你的死亡焦虑
跟朋友互相倾诉死亡焦虑、进行深入的情感表达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死亡焦虑 。欧文亚隆说 , 因为咨询师一般倾向于情绪中立 , 在这一点上 , 能够敞开心扉的朋友可能比专业的咨询师更有帮助 。
如果有人向你倾诉自己的死亡焦虑 , 不需要急着给出建议 , 只需要让对方感觉到你重视他的感受 。“我跟你在一起”的感觉本身就能帮我们克服这种焦虑 。
4.遗憾练习
想象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 , 自己最大的遗憾可能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
5.写遗嘱和墓志铭
你想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什么?它可能是你最看重的价值、特质 , 你最想传递给世界的声音 , 你最鲜明的性格体现 , 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层自我探索的机会 。
“中华遗嘱库”公众号里有微信遗嘱的功能 , 点击进入 , 就可以选择一个收件人写最多 3000 字的留言 , 可以自己设置递送日期和发送方式 。
心理问题 豆瓣评分8.9,你想象过自己的死亡吗?
文章图片
? 中华遗嘱库微信遗嘱页面
6.找到自己的心流和天赋
“心流”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里 · 契可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 , 指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地做一件事 , 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 完全忘记时间的流逝 。这是一种“最优体验” 。
不妨从今天就开始记录 , 有什么事是你忍不住想做、做了就停不下来、并且完全沉浸、忘记时间的?
这件事就是值得你认真对待、能够帮你超越死亡焦虑的事 。因为越是活得尽兴的人 , 越不怕死 。
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教授陶国璋讲了 20 多年的《死亡与不朽》 , 他说过一句话:
关于死亡 ,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 。其实死亡没什么好教的 , 存在才值得教 。我希望 , 在课上讨论了这些之后 ,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
希望你能在“直视骄阳”的过程中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心理问题 豆瓣评分8.9,你想象过自己的死亡吗?
文章图片
一个小互动:
如果自己只剩下一年生命 , 你现在会去做什么?
参考文献
【美】欧文·亚隆著 , 张亚译 ,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 2015年3月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
Robert Langs , Adaptive Insights into Death Anxiety , The Psychoanalytic Review , 2003 , https://doi.org/10.1521/prev.90.4.565.23914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