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指谁,“八大山人”是哪八位?( 二 )


3、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满洲贵州贵族入关统治全国 。八大山人那时十九岁,不久父亲去世 , 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 , 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

八大山人是指谁,“八大山人”是哪八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八大山人指的是谁八大山人是指清代的著名绘画大师朱耷 。
八大山人指的并不是八位圣贤的隐士,而是一个人,朱耷亦长于书法 ,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 出家时释名传綮 。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 , 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擅书法,能诗文 , 用墨极少 。
人物介绍:
朱耷虽擅长画花鸟和山水 , 但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在花鸟方面继承陈淳、徐渭等写意花鸟画的画风 。个性特点是运用象征寓意的画法,对花鸟等动物进行夸张化,用奇特的表情和简易的造型 , 突显画中的形象,充满个性 。
《桃石千秋图》是八大山人1699年的作品,当时八大已经74岁高龄,这幅图就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的作画特点 , 一眼看去此画构图简单,只有一石上有两颗桃,整体感很强却不复杂 , 很少人能用极少物体画出如此高的境界 。
八大山人是指谁,“八大山人”是哪八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八大山人指的是什么八大山人是指朱耷 。
朱耷(谱名朱统,释名传綮,1626年-约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
朱耷一生坎坷,于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他能诗文,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山水师法董其昌,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主要作品有《山青水碧鸟语花香》《鹭石图》《瓶菊图》 。
朱耷,(zhū d?。┟髂┣宄趸场八纳敝?。谱名朱统𨨗,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 。宁王改封南昌后 , 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 , 颇有名气 。
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 , 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垔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 , 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 , 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
朱耷作品特点
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擅于泼墨 , 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在创作上取法自然 , 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 , 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 。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 , 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亲叛塾诓贾蒙系牡匚挥肫?。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 , 用得巧妙 。
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八大山人能诗 , 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