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临武汉,拥有一座具有1500多年 历史 的沔阳古城(简称“沔城”) 。
仙桃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沔城则是仙桃的“母亲城” 。沔城,此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位置,这里不仅是 历史 文化深厚,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 许多景点因小众而冷门 , 但环境清幽 。
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 , 沔城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地,为昔日沔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 。“昔日沔阳”就是指今天的仙桃市 。1986年,沔阳撤县建市,改名为仙桃,一个千年用名就此作古 。
我一开始总将仙桃说成“桃仙”,以至于沔城之旅,闹了不少笑话 。但当得知,仙桃古称“沔阳”,后更名为“仙桃”,实在觉得有些可惜 。亦如徽州变成了黄山、汝南变成了驻马店、 陈州变成了周口、常山变成了石家庄……
虽觉可惜 , 但千年沔城依旧是仙桃的 历史 文化缩影,提及沔城,自然会了解到昔日沔阳 。
沔城从西魏起先后16次设郡,城池屡建屡毁 。最教人痛心的是,1938年,古称被日军飞机狂轰乱炸;1941年又遭遇一场纵火烧城 , 自此千年古城变成一片废墟,古老胜迹,付之一炬 。
尚存遗址有明清石刻、孔子石雕像、陈友谅故居以及数座古庙,地下有隋唐至明清的铜器、陶瓷器等 。沔城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石桥、四十八寺庙”之称 。
据当地朋友介绍说,在其小时候 , 沔城内的古寺古庙举目可见,古井、牌坊、石桥步步移景 。
如司马桥,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 , 清光绪十五年重建,南北向跨沔城古城护城河 。它属单拱桥,长20米,宽6米,孔跨6米 。桥头立有石狮、石象,桥身用青条石拱券纵联砌置,桥面两侧的石护栏板上有浮雕人物、龙凤图案,阴刻楷书“司马桥” 。
如今,它作为沔阳古城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研究古城 历史 的重要依据 。此桥依旧是作为人们的生活、出行用途 , 不论人行步道,还是车辆过桥,它依旧坚固 。
城内多个街巷口处都建有牌坊,大多为重建、重修 。古寺古庙掩藏街巷深处,若特意寻找,要费点功夫 。但往往随走随看,就忽然映入眼帘 。
但千年古城抵不过敌人的战火 , 1938年,日军派出飞机20余架次 , 轰炸沔城 。霎时间,城内城外一片火海,历朝的雕梁画柱,千年的古庙亭阁,几乎都化为灰烬 。
能保住的,并保留下的人文古迹并不多见,今天的沔城“古建”大多数为旧址重修,或移址仿建 。就连古城老街 , 也仅剩下几座残破的老房子,有的作为麻将馆,有的作为杂货店,守着房子的多是老人 。
一家民族商店十分醒目,它算是今天沔城老街里最古老的建筑了 。
历史 的天空下,千年古城遗韵算不上明显,顶着烈日,也完全看不出古城内的 旅游 商业化 。过去,沔城的茶馆是一处重要文化阵地 , 茶馆内有说书、唱小曲、唱围鼓、看皮影戏,十分热闹 。茶馆业最兴旺时,城内外有20余家 。规模最大,最气派算是城内十字街的刘天宝茶,“茶于天宝者,下里巴人者鲜” , 言下之意,即“阳春白雪”者居多 。
但经营时间最长的茶馆属有城外下关街的魏家茶馆 , 有“有茶不类”之说 , 即雅俗兼顾,不论是文人墨士,还是农工商渔,哪怕是三教九流 , 馆内人来人往,日夜满座,生意兴隆 。
如此可见,沔城的茶文化十分浓郁,人们喝茶在茶杯之间也能喝出大文章来,以盖碗茶 历史 最为悠久 。只可惜,穿梭在街头巷尾中,不论是老街还是当地人所说的“新街”,仍是没有寻找茶馆的踪影 。据说,沔城茶馆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十分繁华、盛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蜂蜜为什么会膨胀溢出,蜂蜜到了夏天怎么会溢出并成蜂窝状怎么回事?
- 快递小哥每天给自己送上百包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人给寄快递?
- 淘米次数为什么不要太多太久,天天吃米饭,淘多少次水的米才是最好的,你知道吗?
- 2022年8月1日开市吉利么
- 为什么内裤洗了有臭味,新买的内衣异味很重,洗了好几次了还是很难闻,怎么回事?
- 邬君梅 邬君梅,身高168体重只有94斤,想瘦就改掉6个坏习惯
- 动物园的鹦鹉为什么不会自己飞,虎皮鹦鹉为什么突然不会飞了
- 机械表为什么不淘汰,为什么机械表没有被淘汰?反而成为了奢侈品
- 太阳的引力为什么那么大,太阳的引力那么大,为何八大行星却没有被太阳给吸走?
- 女生为什么不能带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