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看待工伤48小时之限,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 二 )


      作为劳动者的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害我们人身健康的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了解并且注意相关法律规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人身权益遭到侵害时索赔 。

怎么去看待工伤48小时之限,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为什么工伤认定要限定48小时?       今年5月,多起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超过48小时后死亡被认定为工伤的案例,引发热议 。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有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
一、为什么工伤认定要限定48小时?
◆首先,立法上要进行一定的平衡 , 否则会造成劳动权利的过分扩张,也就是对抢救的时间进行限制 。48小时是生命抢救的黄金时间,从操作性的角度用48小时作为工伤认定的量化时间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评上工伤,可获得家属抚恤金、报销医疗费、丧葬补助金以及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评不上工伤,则只有不多的丧葬费和一次性大约一年基本工资数额的救济金 。
◆另外,不管是48小时 , 还是96小时,或者48天,都会出现在临界值前后的状态,也肯定会无法覆盖所有人,并招致诟病 。但是,作为立法,只能从衡平角度出发 , 界定一个可操作性的值,尽可能趋向合理,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