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 “为了逃避社交,我选择去寺院打工”| 回避型人格障碍( 二 )


对于小胡来说,从小父母离异,与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经常遭受严厉惩罚,导致性格上自卑、抑制、退缩,害怕遭到拒绝或羞辱,从而采取主动回避社交的保护性行为 。
回避型 “为了逃避社交,我选择去寺院打工”| 回避型人格障碍
文章图片
回避型 “为了逃避社交,我选择去寺院打工”| 回避型人格障碍
文章图片
03人格障碍该怎么克服?
01药物治疗
①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来说,其核心是担心耻辱和被拒绝,从而产生焦虑,那么,小剂量的苯二氮卓类治疗可改善一部分症状 。所以,在小胡入院第三天,也就是在确诊后,给予其每天2毫克的劳拉西泮,小胡自诉心情没那么紧张了,但是对于与母亲以外的其他人接触仍显拘谨 。
②对症治疗 。对于一个激越、容易冲动的患者来说,可以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或者碳酸锂,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
02心理治疗
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在内的所有人格障碍,其实主要依赖于心理治疗,尽管有时候似乎用药后症状改善或者缓解了,但事实上药物只能缓解一小部分症状,而且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在服药期间被抑制的症状会在停药后逐渐再次显现出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胡之前按照抑郁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
心理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求在专业的心理医生根据程序循序渐进的推进:
第一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接纳自我,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 。
第二步:帮患者建立自信心 。我让小胡先从照镜子开始,摘下口罩、帽子,告诉自己“我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然后循序渐进的尝试社交,可以先从身边关心自己的人开始,打开心扉的去聊关于自己的一切 。
第三步:放下“面子” 。要知道,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是担心耻辱和被拒绝,所以要明白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遭到他人拒绝过,而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是什么丢人的事 。
第四步:去尝试深度社交,社交的对象不再是身边亲近的人,而是那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人 。初期可以尝试通过网络与外界接触,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循序渐进,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
第五步:善于发现、总结自己的进步,可以写“红色日记”,记录自己最近哪些地方改善了,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六步:学会寻求帮助,包括身边人的帮助,也包括心理医生的帮助,不要让自己孤军奋战 。
回避型 “为了逃避社交,我选择去寺院打工”| 回避型人格障碍
文章图片
#总结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自身是痛苦的,他们纠结、焦虑,憧憬能有人关心自己,却又不敢主动去结交朋友 。很多时候,当别人有说有笑的聚会聊天时,他们通常是沉默、不敢参与的 。这听起来似乎像社交恐惧症,但其实很早之前就有学者研究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与社交恐惧症有着共同的生物易感性,换句话说,它们可能是同一疾病谱系的不同分支,只不过临床表现上,回避型人格障碍似乎比社交恐惧症更加明显和严重 。有调查显示:52.9%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符合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70%的社交恐惧症患者符合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疾病也更深入的被了解,从而引出了更科学的治疗方法,所以,即便是像精神科的一些疾病,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却可以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 。根据美国2001-2002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4%,这个比率不低,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很多人正在遭受着这样的痛苦,所以,如果您不想安于现状,不妨走出来,去接受和拥抱那些热情的朋友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