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踏青?古代踏青做什么?

清明为什么要踏青【清明为什么要踏青?古代踏青做什么?】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
《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 。”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 。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 。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上巳节,春游踏青也成为民俗活动 。据《韩诗》:“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续汉书礼仪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涤祓除宿垢,为大洁” 。这时踏青活动的主题,突出了“招魂续魄,拂除不祥”的“沐浴祓禊” 。据《论语·先进》记载:“莫(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王充《论衡·明雩篇》解释为:这是一种多人在渡沂水时表演像龙一样的行列舞蹈(另一种解释:是描写几个大人与儿童在沂水中游泳,然后到舞雩台上吹风的情景) 。舞雩是在暮春时举行的一种祭礼,含有龙崇拜及祈雨等多种内涵 。这里不仅记载了祭祀性的“舞雩”, 还描写了当时的春游踏青活动 。
秦代以后,上巳节中过于放纵有关的节俗逐渐遭到禁止 。除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以外,只有迎春、踏青等少部分活动得以流传,而原有的求配偶、求生育的性爱色彩渐渐消弭 。
古代踏青做什么从宋代起,踏青主要在清明节扫墓时进行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 。”还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桥》中说:“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 。都人踏青高梁桥 。”在明人谢肇涮的《五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逢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 。当时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堕泪者 。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舃履相错,日暮,墦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 。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 。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
此外,踏青时节除了登山临水,游览春光之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等,内容更为丰富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记载了当时杭州清明寒食时节踏青时还有百戏活动:“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游,或张幕藉草,并舫随波,日暮忘返 。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
明清以来,踏青风俗亦然 。《温州府志》记载:“清明扫墓而祭多有邀亲朋,拏舟击鼓铿金类游湖者 。”《杭州府志》说:“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 。画舫轻舟,栉比鳞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坟、卢舍庵,后入西陵桥、放鹤亭、比来皋亭山、刘坟村 。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 。”《金华府志》:“清明日,人家门户插柳枝,长行赏郊外名曰踏青,前后十余日祭扫先坟 。”绍兴地区还在踏青时节进行祭祀大禹活动 。《绍兴府志》记载:“三月五日俗传禹之生日,禹庙游人最盛 。无贫富贵贱,倾城俱出,士民皆乘画舫,丹垩鲜明,酒樽食具甚盛,宾主列坐,前设歌舞 。小民尤相矜尚,虽非富饶,亦终岁储蓄,以为下湖之行 。春欲尽,数日游者益众 。千秋观前一曲亭亦竞渡不减西园,至立夏日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