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从30岁到38岁,解锁人生密码的10个认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与情感 。
(图片来自网络,非原创)
张爱玲 从30岁到38岁,解锁人生密码的10个认知
文章图片
第1个:选择错误不可怕,要懂得及时止损
30岁那年,我选择了离婚 。
一个人带着儿子,无依无靠,开始租房生活 。
很多人劝我,一段婚姻不容易,离婚之后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 。
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有底气 。一个月才2、3K的收入,要上班的同时,又怎么带才3岁的儿子呢?
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清楚地知道,这段婚姻、这个人是错误的选择 。
再这样守下去,不仅会毁了我,也会害了他,更会让孩子成长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 。
一个人的艰难,总好过两个人的纠缠 。
人生短暂,及时止损,才有可能拥有更长时间的想要的生活 。
第2个:人生,更像是一个动词 。
我在一个风不吹、雨不淋的事业单位工作 。
无须挤地铁去上班,不用加班赶文案,更不需要陪客户喝酒喝到吐 。
每个月准时准点收到工作,在我们本地,也不算低 。
然而,一个人就是一个家时,想得最多的,仍然如何赚钱 。
身后没有人依靠,生活没有人分担,只能自己想办法 。
我始终认为,人生是一个动词,只有打开眼界,才能寻找更多的机会 。
试遍了时下风靡的网络兼职,没有想过,只要是能赚钱的,几乎都试过 。
经历过被骗、失败之后,终于,用写作上打开了路子 。
不是没有沮丧,只是想要用一个技能,换来更多的生存空间,有些学费是必须交的,有些苦是必须吃的 。
如果当时只是固守一份工资,现在的我,大概率每个月都在和儿子焦虑,省吃俭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满足了自己90%的需求 。
张爱玲 从30岁到38岁,解锁人生密码的10个认知
文章图片
第3个:想得太多,就是读书太少
年轻时,看遍了琼瑶、亦舒、张小娴,还有古龙和金庸,以及三毛、张爱玲 。
多少些文艺女青年的自我人设 。
开始写作后,看到别人文章里,各种引经据典,而且脑袋空空 。
彼时,才意识到,曾经的阅读,都是无效的 。
于是,开始刻意锻炼自己,开始坚持有效阅读 。
不仅看一些经典的小说,更要透过小说,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想要传达的思想,以及对其中的人物、故事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
除此之外,拓宽阅读领域,心理、认知、历史等各个领域,以此来增加“精神营养” 。
通过读书,让我能够更多加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也给写作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素材 。
第4个:搞钱,能治愈90%的焦虑
2017年,我开通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 。
2018年1月,第一次在自媒体平台投稿成功,获得80元稿费 。
接下来,除了正常工作和陪孩子,其余的时间,基本上,不是在写稿,就是在写稿的路上 。
找选题、想思路、挖素材,与编辑沟通 。
我发现,当我在专注搞钱时,根本没有时间想其它的事,脑子里,都是稿子该怎么写,为什么人家能写出不爆文,我只能写几百元稿费的小稿子 。
渐渐地,我也能写出稿费4位数的文章,一年上稿过百篇,十万加爆文几十篇 。
回过头去看时才发现,专注搞钱时,曾经思来想去、纠结难解的事,都迎刃而解了 。
张爱玲 从30岁到38岁,解锁人生密码的10个认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