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北宋钧瓷,怎样鉴别宋代钧瓷真假?( 三 )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 , 七十七座窑 , 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 , 日进斗金钱” 。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 , 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 , 存者惟禹钧 , 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 。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 。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 。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 。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 。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 。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 , 或以单双判青紫 , 无乃齐之东野人 。花盆有座状如碗 , 一枚动值千饼银 。我得一盆大于斗 , 容颜娇美盼日频 。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 。紫者不贵有者贵 。世事翻转犹飚轮 。蚓泥变幻哪能揣 , 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 。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 。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 。深藏宝刹七百载 , 何必瓦玺夸汉秦 。一朝流传属村叟 , 使武件尔老病身 。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
【什么是真正的北宋钧瓷,怎样鉴别宋代钧瓷真假?】【特征】
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 。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 。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 。其中 , 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蓝色较淡的称天青 , 较深的称为天蓝 , 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
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 。以烧制色釉“窑变”为其特色 。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 。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 。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 。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 , 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
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 , 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 , 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 , 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
【评价】
浑然天成,绝世无双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 。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蓝天;紫中藏青 , 青中寓白,白里泛红 。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 。尤为神奇者,窑变尤象,妙景竟生,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泼墨写意而腾之,其神妙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者,因其色其形皆为天成,所谓道法自然者也 。古人曾有诗赞曰:"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