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儿|回村的女孩如何为爱发电( 四 )


可可不分昼夜地穿梭在城市间 , 与各式各样的人打过照面 。 她拍下的视频 , 成了一个小小的标本 , 记录她的生活 , 也让网上的陌生人得以窥见这个北漂小家女主人的生活琐事和心里话 。
她的视频里 , 会倾诉烦恼 , 也经常会记录发生在家里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 有时候 , 丈夫忙碌一天归家 , 可可会做好饭菜 , 遇到可可忙时 , 就由丈夫担起家务 , 和女儿一起等待为工作忙碌一天的可可回家 。 闲下来的时候 , 就是一家三口幸福的时刻 , 夫妻俩会陪着女儿去游乐场 , 他们懂得生活需要一张一弛 。
拍摄视频4年 , 可可感触颇深 。 在这座巨型城市中 , 有无数和她一样用双手打拼未来的普通人 , 大家谋生的手段不同 , 不管是司机、骑手还是其他职业的人们 , 都在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奔忙 , 期待用双手让平凡的生活也能开出花来 。
拍摄视频让可可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 一些安慰来自天南地北和她情况相似的陌生人 , 一位妈妈看到视频鼓励她:“同为母亲 , 为生活为家人 , 一起努力 。 ”
可可觉得自己意外收获了另一样宝贵的东西——朋友 , 还有努力生活的勇气 , 那是自媒体带给她的 。 因为被“看到”收获了无数鼓舞和慰藉 。 每天还是照旧奔忙地生活 , 但在北京乘风破浪的日子 , 正在因为那些通过拍视频认识的朋友们的出现而变得明亮了不少 。
林果儿|回村的女孩如何为爱发电
本文图片

奶爸回乡助农闯出一片天
“小志玛 , 吃饭咯!”年轻的爸爸洛桑吆喝道 , 4岁的小志玛应声而来 , 刚煮好的牦牛肉还冒着热气 , 父女俩坐在木屋的桌椅前 , 吃完后 , 两人齐声祝福“扎西德勒” 。
这对藏族父女的家乡在九龙县 ,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 , 作为多民族聚居县 , 带着质朴奔莽的气质 。 在西瓜视频账号“洛桑和小志玛”上 , 有200多万人关注着这对父女在遥远的藏地如何经营生活 。
7、8月份 , 正是村民上山采松茸的时节 , 凌晨4点半天还没亮 , 洛桑起了个大早 , 背上背篓 , 拿上挖土的工具 , 戴上头灯 , 摸黑赶往山上 , 只为了采集新鲜的松茸 。
山上植被茂密 , 地形复杂 , 只有村民们才熟知这里的环境 。 32岁的洛桑眼神敏锐 , 在一片绿叶中 , 发现了一处冒头的蘑菇 。 他将土撬起 , 小心翼翼地徒手拔起蘑菇 , 又赶紧把洞填好 , 这是为了蘑菇来年还能长得好 。 几个小时后 , 天已大亮 , 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 , 洛桑收获颇丰 。 从小 , 他就习得这样的本领 , 这也是大山的孩子生存的本领 。
“时代在加速向前/而内心柔软的人却放慢脚步回到原点/从繁华都市归来的人 , 和降临人间最小的神/是父亲爱着幼女 , 女儿黏着父亲/是爱与勤劳给予世间最鲜活的教育/一如绵延的雪山沉默不语/却给了外面的世界一个敞开的怀抱” , 在藏族诗人王志国的诗作《归来的人和最小的神》中 , 洛桑便是那个放慢脚步回到原点的人 , 而他年幼的女儿 , 则是那个“最小的神” 。
洛桑的母亲是当地人 , 父亲是汉族 。 他还有一个小5岁的弟弟 , 一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木屋里生活 , 洛桑就这么长大到了青年时期 , 走出大山闯荡 。
在外面 , 他先后去往安徽、上海、浙江 , 干过服务员、工人、外卖员、销售员等工作 。 起初洛桑因为说不好普通话 , 买东西或者坐车 , 用手比划半天 , 对方也听不懂他需要什么 。 打工十余载 , 日子过得清苦 , 直到2018年 , 洛桑遇到现在的妻子 , 两人才重新回到家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