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头 , 急需手术 , 而中西医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
韩西林认为 , 应该先用中药化瘀 , 否则术中一旦出血 , 后果严重 。
而丁远志认为 , 应该采用西医的规范化治疗 , 马上实施血管重建手术 , 没有效果再考虑中医 。
本文图片
剧中 , 这并不是中医与西医的第一次交集 。
早在治疗滑雪运动员谭淼淼时 , 韩西林与丁远志便出现了意见分歧 。
谭淼淼因患脑动脉瘤昏迷不醒 , 丁远志决定实施栓塞介入手术 , 但在昏迷情况下做手术 , 风险极高 。
而韩西林决定先用中医促醒 , 患者醒来后再进行动脉瘤切除 , 这样手术成功率高 , 但可能错过最佳手术期 。
如果你是患者 , 当医生告知你利弊 , 你会怎么选?
事实上 , 这样的抉择在治疗重症时经常出现 , 大部分情况下 , 我们都会选择西医方案 , 正如丁远志所说 , 西医是规范化治疗 。
本文图片
什么是规范化治疗?
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证医学 , 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 即通过临床试验得到实证效果 , 这符合科学严谨性 。
而中医 , 常常被当作经验医学 , 对某些人临床有效 , 但缺乏大数据支撑;其支撑理论因具有假想性 , 不能被充分证明 , 而无法推广普及 。
所以即使中医 , 也不会主张只用中药 , 而是强调中西医结合 。
本文图片
关于这一点 , 我深有体会 。
因为爸爸的病情 , 我查遍国内外所有的治疗方案 , 最后还是卡在了中医or西医的选择上 。
西药效果确定 , 但副作用极大;中药副作用很小 , 但临床数据太少 。
虽然两种药都是《国家治疗指南》中的一级推荐 , 但大部分西医都不推荐用中药 , 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 , 西医是规范化治疗 , 控制不住再考虑用中药 。
可是生命质量呢?
这不是西医的优先考虑范畴 , 命若没了 , 还谈什么质量?
然而对于患者和家属 , 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
中医与西医 , 到底怎么结合才是对的?
本文图片
03 化瘤丹与双盲之争
剧中所有的冲突焦点 , 围绕着韩西林母亲于默葭研究的中药配方--化瘤丹 。
这款治疗“脑胶质瘤”的特效药 , 之所以一直没有上市 , 是因为于默葭生前反对双盲实验 , 而根据现有的医疗审批制度 , 双盲实验是新药上市的必经之路 。
什么是双盲实验?
就是在实验过程中 , 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 , 到底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 目的是为了消除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 。
也就是说 , 有一组被试者使用的是安慰剂 , 虽然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学上有部分效果 , 但对于大部分重症患者 , 放弃治疗 , 就意味着失去生命 。
一直以来 , 西医的审批制度是必须通过双盲实验 , 以保持足够的客观公正性 。
但对于中医出身的于默葭 , 眼睁睁地看着患者 , 因为人为干预失去治疗机会 , 她不忍心 。
她想要的 , 是所有人都能延长生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妻子|再婚娶了现任妻子,我才知道什么叫“驭夫有术”,比我前妻好一万倍
- 有句话说得非常现实:婆媳关系根本无道理可讲 婆媳关系根本无道理可讲,尤其是那种天生自带坏心眼的婆婆
- |阅人有术,不及“对自己有数”
- 俗语人过四十岁,三大别离罪,到底是哪三大别离?有无道理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亚马逊四大奇特动物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在南极发现的五种神奇生物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濒临灭绝的四种动物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五个比迪士尼更有趣的主题公园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世界上五种与众不同的审美标准
- 生活有书静心有术 涨知识,五个世界上最荒谬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