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15年到40年到手退休金差别有多大,4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同样交够15年社保,最后享受的待遇有没有区别

1、4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同样交够15年社保,最后享受的待遇有没有区别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同样交够15年社保 , 最后享受的待遇有没有区别?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有区别,但没有本质的变化.
是这样的,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 , 可以多交 , 到时就可以多领取 。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 。
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 。针对交纳时间段和档次,一般为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
另外,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决将来的养老 , 医疗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均化原则 , 而不是拉大差距,进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规定了上限 。
如果说想提高养老品质 , 建议你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购买一定的商保作为补充比较好 。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 , 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社保缴15年到40年到手退休金差别有多大,4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同样交够15年社保,最后享受的待遇有没有区别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个人缴纳职工养老保险15年和20年,退休后养老金有多大差距?根据我掌握的社保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判断,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退休后每月的养老金待遇差距至少在500元到600元之间 。长缴多得是养老保险缴费的基本原则,不但退休时的养老金有比较大的差距,就是今后国家每年调整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死亡以后遗属享受的待遇等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
      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综合因素来计算的 。个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在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进行自主选择,缴费基数越高,就标志这缴费指数就会越高,在办理退休时享受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例就会越高,基础养老金的基数也就更高 。
      缴费年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增加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按照计发的基数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缴费15年领取的是15个1%,缴费20年领取的是20个1%,这个1%的基数越大,差距就会越大 。
      二是可以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缴费15年和缴费20年相比,要多增加5年的个人账户积累,再加上5年的资金利息等个人账户总额会提高 。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是按照退休年龄来计算的 , 比如55岁退休是170个月 , 60岁退休是139个月 , 在个人账户相同的情形下 , 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
      比如张三是按照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下限,即60%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假如平均缴费15年和20年的平均缴费基数都是每月4000元,按照缴费15年停缴,到了60岁再办理退休,和连续缴费20年达到了60岁再办理退休来计算 ,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也就是我们所说养老金计发基数 。
      缴费15年,平均缴费基数为4000元,累计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57600元;缴费20年累计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76800元,也就是说缴费20年比缴费15年个人账户余额增加了19200元,如果加上资金利息,会超过20000元 。但为了比较更有合理性,我们在计算个人账户时,暂时不计算产生的利息收益,只计算本人缴纳的本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