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中国( 二 )


正桥两端各建桥头堡,桥头堡下作为桥下交通之用,正桥桥墩均系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以气压沉箱法下沉,自北起第1至第6号墩墩底在基岩上,木桩每墩160根 , 均深达岩层 。桥的上层为双车道公路和人行道,以悬臂对称伸出钢梁,铺筑钢筋混凝土板而成,桥的下层为标准轨距单线铁路,每孔钢梁两侧设有避车台 。
修建大桥的注意事项
1、建造桥梁首先应熟悉各阶段设计图纸 , 尤其是熟悉地勘图纸,有没有不良地质 , 比如膨胀性土体、岩溶地质等 。
2、桥梁也分一般桥型和特殊桥型,桥型主要包括连续刚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及相关桥型,桥型一般需要委托专业性强的第三方施工监控单位 。
3、桥梁梁板预制过程要特别注意台座的承载力和沉降监控,梁板的养生也是一个重点,养护不到位容易出现网状裂纹,还有梁板预应力的张拉和孔道灌浆密实度也是梁板质量关注的重点 。
4、架梁时一定要注意支座垫石的平整度和角度,要不很容易出现支座脱空的情形,以及盖梁的高程与设计高程不能出入过大,要不容易造成盖梁挡块失效或挡块与梁相抵的情形出现 。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中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钱塘江大桥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茅以升 。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 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晚年 ,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
扩展资料:
背景原因:
民国21年(1932年),杭江铁路西兴江边至金华段已通车,继续向玉山、南昌展筑 , 浙西公路亦逐步发展,但因钱塘江一水之隔,铁路、公路无法贯通,杭江铁路南北两岸货物运输均须先卸车装船 , 待过江后再卸船装车 。为此,浙江省于民国22年成立专门委员会,研讨修桥事宜 。同年7月 , 浙江省建设厅成立“钱塘江桥工委员会”,由厅长曾养甫任主任委员 。
8月,茅以升任主任委员,组织考察研究 , 拟定桥建方案 。最终 , 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获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采纳,项目总投资510万银元,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200万银元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茅以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塘江大桥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1934年11月11日 , 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
一桥么?
应该是矛以升吧?。?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中国】茅以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