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鱼身是什么,龙头鱼身是什么鱼?

1、龙头鱼身是什么鱼?龙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 。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 。它是佛经中 , 雨神座下之物 , 能够灭火 。故此 , 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龙形的吞脊兽 , 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 , 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 , ‘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 。”文中所说的“巫”是老九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 。螭吻属水性 , 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

龙头鱼身是什么,龙头鱼身是什么鱼?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查一种龙头鱼身的传说中动物叫什么?这种动物叫鳌鱼 。鳌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 。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 。
中国古神话里对鳌鱼记载比较多 。《淮南子·览冥篇》中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说 。
也就是说,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 , 女娲担心天要坍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球的四个角上 , 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这就是鳌鱼顶天负地之传说 。
在山东有“东海鳌鱼度鳌山“的神话,说这鳌鱼尾巴一翘 , 东海里就竖起高高的海岛,身子一浮 , 东海里出现一大片陆地,四个爪子一趴,东海里就掀起万顷波涛,裂开大口喝一口水 , 东海边就落一次大潮,可见这鳌鱼之巨大 。
后来有兄妹二人依靠追日的夸父之神助 , 钓住了鳌鱼,砍掉它的四条腿,才治了一大害 。过了好多年,鳌鱼的遗骨化成了鳌山,据说就是今天的“崂山“ 。另有一说,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 , 水流东海,到了山西河津遇到了障碍 。大禹设法请天帝帮助,天帝命东海龙王去治理 。
龙王把这个差使给了鳌鱼 。鳌鱼去河津路上,路过山东即墨县东南海边,因路上太疲倦了,在海边打了个瞌睡 。这一睡,睡了九九八十一天,把河津方园千里的治水工程都耽误了 。天帝大怒,命太白金星下凡 。
太白金星见鳌鱼还沉睡不醒,手起剑落,斩了鳌鱼的头 , 那鱼身留在沙滩,成了今天的“崂山“ , 鱼头滚入大海,变成薛家岛 。这些古神话至今还在山东民间流传着,还与“崂山“等山名,岛名相映衬 。
龙头鱼身的传说中动物叫螭吻 。又名鸱尾、鸱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 。
在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中 , 经常被安排在宫殿建筑的屋脊上 。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 , 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
鱼化龙 也叫鳌鱼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 。龙头鱼身 , 是鲤鱼误吞龙珠而变成 。寓意独占鳌头 。这种形式
我国古代早已有之 。《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
龙门 , 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 。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
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