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文言文长辈的尊称( 六 )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 。
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 , 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即得108岁 。
老人家 老丈 老朽 老夫 老叟 老翁
耄耋之年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鲐背之年
100——期颐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耄耋之年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鲐背之年
100——期颐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文言文长辈的尊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是令尊、令堂 。
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
令堂,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
令,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并非“你的” 。古籍中常见“你令尊”可理解为“你的好父亲” 。
古人对别人称自己长辈是,一般先冠以“家”字 , 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 。称呼别人的家人则冠以“令”字 , 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别人的女儿为令嫒 。这是对别人家的谁谁谁的一种尊称,相当于“你的”或“您的” 。
对自己的儿子,一般谦称犬子,对妻子的称呼,有娘子,夫人,内人,糟糠.还有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 。贱荆,贱内,有表示贫寒之意 。
令堂 母亲令尊 父亲
父亲:令尊 。母亲:令慈、令堂 。
令尊、令堂
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文言文长辈的尊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古代对对方的祖父是怎么尊称的 长辈的尊称1、古代对对方的祖父尊祖父 , 近代称“老太爷” 。
2、曾祖父:祖父的父亲 。又称曾祖、曾祖王父、太翁、曾翁、曾父、曾门、曾大父、曾太父等 。
3、曾祖母:祖父的母亲,即曾祖父之妻 。又称曾祖王母 。
4、祖父:父亲的父亲,又称王父、太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太公公、祖翁、阿翁、爷爷、耶耶等 。对人自称祖父为家公、家祖,尊称对方祖父为尊祖父,自称已故祖父则为亡祖、王考、皇祖考、先祖 。
5、祖母:父亲的母亲,即祖父之妻 。又称王母、大母、太母、祖婆(后俗称婆) 。尊称他人祖母为尊祖母 。已故祖母称为皇祖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