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长辈的尊称,文言文长辈的尊称( 五 )


长辈的其他自称还有吾、余等 , 这是一般的称呼,都有“我”的意思,比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一句“余幼时即嗜学” , 这里的“余”就是我的意思 。
长辈的称呼
古代晚辈对于长辈的称呼有着非常多的称谓,不仅要根据长辈的年龄、身份来判断不同的称呼,在世与去世的长辈的称呼也不一样 。对于自己父母的尊称有家父、家母、家严、家慈等 。从“家严、家慈”中就可以看出,古代的父母的角色一直都是遵循“严父慈母”的形象 。
对于自己已经逝去的父母的尊称有先父、先母、先严、先慈,从这一个称呼当中也可以得知“先”在古代有“逝去”的意思 。对于别人家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尊称 , 一般都会称作“令尊”和“令堂”,“令”在古代有对对方的尊称的意思,比如“令妹”就是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古人对于老师也是非常尊重,所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古人对老师的尊称有“恩师”“夫子”等 。
古代对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的老年人的雅称有:老苍、花甲、古稀、耄、期颐、老宿、老先生、老丈、老翁、老媪、老妪等 。
男性长辈的自称有老朽、老夫、老汉、老叟等 , 女性长辈的自称有老身、老妇、老妪、奴婢、贱妾、奴家等 。
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 。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
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 。《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古稀:指七十岁的老人 。杜甫《曲江》诗:“清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指八十、九十岁的老人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日耄 。”
期颐:指一百岁的老人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
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 。如文坛老宿 。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称之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 。《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
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 。《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
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号 。《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 , 英庙官僚也 。圣眷素?。榧蛞岳险沙浦?。”
老子:老人自称 。《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
老夫:老人自称 。《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
老身:老人自称 。《北史·穆索传》∶“老身二十年待中 。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 。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掘 。”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 。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谦重,非老朽所敢当 。”
老骥:老年人自喻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按照年龄来划分,有以下几种称呼: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
61岁:还历寿 。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中寿:七十为中寿 。耄:民间有“人到七十古来稀"之称 。
77岁:喜寿 。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中寿:指80岁以上 。
88岁:米寿
90岁:称为“鲐”,⽼⼈背上⽣斑似鲐鱼背 。上寿:九十为上寿 。
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