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影响,民族交融的影响是什么?

1、民族交融的影响是什么?【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影响,民族交融的影响是什么?】民族交融的影响是:提高经济的交流发展、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和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
1、经济的交流发展:驴、骡,小麦都是由少数民族经西亚传入中原的,玉米、高粱(也是由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而游牧民族生活必需品则全部来自中原地区 。这种经济上相互补充,互相依存的兼容性,必然形成经济上的民族亲和力,由此而产生政治上的凝聚力 。
2、科学文化的进步: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辽南语、燕京语与通古斯语等语系的相互冲击、吸收和锤炼 。汉字也吸收了不同民族文字和文化的内容 。各民族通过文化及科学上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
3、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也都程度不同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 。汉族的菜肴制作方法和以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 , 逐步被其他民族所接受 。同样由周边民族地区传来的磨面技术、烧酒制作技术也被汉族充分利用并得到了发展,从而丰富了各自的饮食文化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是:
1、官方的方式与民间的方式:前者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体动员行为 。
例如通过发动战争将“化外之地”的区域及其居民纳入版图并进行“教化”,其中就包括许多在体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民族群体 。
2、自在的方式与自觉的方式:前者是历史、客观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态 , 其中许多交往行为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 事先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交往目的和交往意图 , 具有一定的非组织性特征 。例如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
3、实体的方式与思想的方式:前者是付诸社会实践的有形、实在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例如各民族之间的双向流动、嵌入居住、政治生活、经贸协作、社会文化领域交流等,都属于现实中显性的直接交往交流交融行为,它决定了人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
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 , 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 。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 。
二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 。如夏时的淳维 , 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 , 北齐时的高欢 。
民族融合的基础和原因
这次民族融合有三个基础条件 。不同民族有共同的生活区域,不同的民族之间互相有相同或相通的语言和经济环境,最后就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穿插,使得他们的文化有相同之处 。
依托着这三个基础,再加上当时战争频发 , 导致人们流离失所,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
而此时,西北等地的少数民族 , 也因为天灾战乱频发 , 向中原内地迁徙,使得各个民族互相交融 。
在融合期间,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变,为了更好的生存 , 向其他民族学习交流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各个民族包括中原内地的汉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