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岭戏书原文、作者,戏书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九 )


诗还用透过一层的写法 。文章必须密合当时的实感,这原是通例 。但这个现实性却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为佳 。在这里即超过,超过便是不很符合 。惟其不很符合 , 才能把情感表现得非常圆满,也就是进一步合乎现实了 。这诗末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险,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发愁之理;所以这诗末句实在该当作归醉每应愁的,但他偏不说应愁,颠倒说无愁 。究竟应愁符合现实呢,还是无愁符合现实?我们该说应愁是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无愁虽非实感,却能进一步地表现这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 , 宾主极欢 。
在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须说无愁的 。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合理的解释,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给否决了 。《杜诗集评》引李天生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 , 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 。李氏的话是很对的 。杜甫正要借这该愁而不愁来表示他对主人的倾倒和感谢,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个酒糊涂,那诗意全失 , 不仅杀风景而已 。又这一句结出首联的意思来,邀人晚兴留是这诗里主要的句子 。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作者:杜甫
原文:
十日画一水 , 五日画一石 。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
中有云气随飞龙 。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
尤工远势古莫比 , 咫尺应须论万里 。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
注释:
1、王宰:唐代画家,四川人,善画山水树石 。
2、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
3、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 。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
4、巴陵:郡名 。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
5、赤岸:地名 。这里并非实指 , 而是泛指江湖的岸 。赤:一作南 。
6、浦溆:岸边 。
7、亚:通压,俯偃低垂 。
8、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
9、论:一作行,一作千 。
10、并州:地名 。唐朝时期的河东道 , 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
翻译: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 。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 。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 , 巍峨高耸,蔚为壮观 。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 。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 。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 。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赏析:
杜甫定居成都期间,认识四川着名山水画家王宰,应邀约于上元元年(760)作这首题画诗 。王的原作没有传世,然而由于杜甫熟悉王宰的人品及其作品,通过他的神来之笔 , 仿佛为后人再现了这幅气势恢宏的山水图,诗情画意 , 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