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的用途有什么,氯乙烯聚合物水溶液用途( 四 )


氯乙烯为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有醚样气味 , 属于危化品,是第2.1类易燃气体 。

氯乙烯的用途有什么,氯乙烯聚合物水溶液用途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聚氯乙烯主要有什么用途? 用来加工什么聚氯乙烯的综述:(具体用途看第四部分)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 , 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 , 由于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目前,PVC已经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塑料品种之一 , 在工业、建筑、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 。
一、聚氯乙烯简介聚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 。它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 , 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 。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 , 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 。基于上述特点,PVC主要用于生产型材、异型材、管材管件、板材、片材、电缆护套、硬质或软质管、输血器材和薄膜等领域 。
二、聚氯乙烯的分类根据应用范围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 。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 。通用型聚氯乙烯由于制备方法简单、用途广泛,在现货市场上流通的绝大部分都是通用型的聚氯乙烯树脂,而高聚合度的和交联的PVC树脂一般在特殊领域应用较多 。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 。目前,世界上多为乙烯法PVC,而我国则主要以电石法PVC为主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聚氯乙烯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之分 。悬浮法以其生产过程简单,便于控制及大规模生产,产品适宜性强,是PVC的主要生产方式 , 从世界范围内讲 , 悬浮法PVC的生产量约占总量的80% 。本体法不用水和分散剂,聚合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高,但是存在聚合过程搅拌和传热的难题 , 生产成本较高,属于淘汰类工艺,其生产能力不到总量的10%,我国目前只有四川宜宾天原采用本体法生产PVC 。乳液法聚合时以水为分散介质,制得的颗粒较细,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不佳,适宜糊树脂的生产 , 主要用于制造人造革、浸渍手套、纱窗、水田靴、工具把手、壁纸、地板卷材、蓄电池隔板和玩具等,我国PVC糊树脂的产量不到PVC总产量的4% 。溶液聚合只用来生产涂料或特种产品 。在美国,使用各种聚合方法生产的树脂比例是:悬浮法87.8%、乳液和微悬浮法6.4%、本体聚合法4.4%、溶液法1.4% 。在我国,90%以上的PVC都是采用悬浮法制备生产的 。
三、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1.生产工艺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 , 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 。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氢用于生产PVC , 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 , 所以,氯、碱实际上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