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诚信观的特点有,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二 )


其次,应创建优良的学风,校风 。大学生良好品质是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这就要求高校在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的力度,使大学生在课内外都不忘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形成以自强自立为荣,以投机取巧为耻,人格至上的风气 。
第三,教育者应做诚实守信的表率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育者应率先做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 。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评选,评先选优工作等要做到公开,公平 , 公正,增加透明度,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言行尺度是一致的 。
第四,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在课堂,只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 。
第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教育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高校诚信道德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勇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这个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在网上调用 , 阅读,收集他人的信息资料,交流自己诚信道德体验的信息,在互通中培育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精神,利用网上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为塑造大学生现实的诚信道德理想人格服务 。
3、让大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身体力行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措施,在思想上,理论上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应切实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组织大学生到校外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讲座等;聘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作以诚信为主题的报告,让大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召开诚信教育大家谈主题班会 , 主题团日活动,让大学生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结合自身及周围同学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不讲诚信的现象,提出努力方向,形成班级诚信文明公约;对受到社会资助 , 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请资助单位,银行对学生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对诚信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树立典型 。这样对广大学生诚信观的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4、建立诚信约束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大学生诚信观念的确立,教育是前提和基础,客观有效的约束制度是保证 。因而,高校首先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比如,公示制度 , 听证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对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等问题的处理制度等 。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良好诚信观念的形成 。
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客观!公正!易操作"例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就是对大学生诚信度的一种记录和评价 。大学生诚信档案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生本人承诺书,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品行说明 , 学习成绩,健康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其中信用记录应作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学费,住宿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参与公益活动及履行承诺情况等 。
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记录,这一记录应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评先选优,能否当班干部,能否贷款等的重要依据,学生毕业时,这份档案将随人事档案一并交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同时,对失信学生要给予惩罚 。比如,失信学生不能参加评先选优,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校纪处分 , 贷款毕业生不还款的要在公开媒体上曝光等 。失信仅靠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机制的约束并采取一些惩治措施,使失信者明白:诚信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本,失信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