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是什么,什么是阴历( 二 )


怎么区分农历和阳历?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就是阴历也叫旧历 , 是农民最重视的日历,因为它包含有八个卦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天象,九个定宫、二十七个变化、八十一个气象!这都是农民耕种、养息的风向标!阳历也叫新历 , 是现代人时间的最新标准点!如2007年12月20日就是新历、阳历,当天对应的:丁亥年十一月十一日就是旧历、阴历、农历!

阴历是什么,什么是阴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阴历是什么什么是农历
农历(中国的阴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 。
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 , 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 。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 , 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 。
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 。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 , 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 , 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 。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 , 即多出一个多月 。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 。
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
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 它的准确 , 巧妙,谐趣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从黄帝时起到清朝末年这段时间里,一共使用过一百零二种历 法,基本上都是属于阴阳历的性质 。
这说明 , 中国人民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把纯粹的 阴历和阳历很好地调和起来了 。这种兼顾朔望月周期和回归年长度的历法,也是我们华 族祖先的伟大创造 。
农历在中国使用久远,又称夏历 。曾被贬为"废历" 。
最后一次修订在清乾隆七年 (约1742年) , 由载进贤对汤若望的"时宪历"进行修订后确定的 。中国广大农民对农 历非常熟悉,很多民俗节日以农历为根据 。
与农历共同广泛流行的还有二十四节气,朔,望,十二生肖等 。农历比阳历每年少11天之多,3年则少33天 , 所以,逢3年加一个月,叫闰月 。
但3年一闰还剩下三四天,仍不精确 。于是采用5年两闰法 。
但5年两闰又多了四五天 。于是用8年三闰来补救,但8年三闰又少了2天 。
经过反复观测天象和实践检验 ,  终于订出了19年七闰法,即19年之间设7个闰月 。公历19年是6939.6018天,农历19年(含7个闰月)是6939.691天,因此两种历法之间只差2小时左右,可以说,是比较精确的 了 。
还应指出的是 , 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创造性地提出了在391年中设144个闰月的闰法,这就更精确了 。由此可见 , 农历年有时十二个月,有时十三个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严格的科学规律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