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前24小时,动物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地震前地壳中的应力变化会引起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变化 。动物有感受这种变化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数小时,动物可能会不安、抑郁或狂躁、迁徙或逃亡 。动物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物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地震预警信号 。地震动物异常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生态学问题.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物个体与动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震动物异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而这种影响的方式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
现代地球上约有一百多万种动物 。据近期发生的大地震统计资料表明,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约百余种 。其中大牲畜、狗、鼠、鱼、鸡、鸟(鹦鹉)、狗、猫、鱼(金鱼、泥鳅)、猪、蛇等反应最为普遍 , 而且这些功物是中国农村的常见动物 。动物园中的虎、豹、熊猫等动物对大地震也有较明显的反应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地震前多长时间动物有反应,都有什么反应【土耳其地震发生前鸟类出现异常行为有哪些,列举五种动物在地震发生时是如何反应的】科学家发现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很特殊,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变化非常敏感 。例如,鸽子能够感受地磁?。?辨别方向返航;鱼能看见紫外线,对水流压力及振动十分敏感;蛇没有外耳,内耳却异常发达,能听到任何轻微振动;老鼠和猫头鹰能看到红外线;狗和猫的嗅觉惊人,听力与老鼠不相上下……因此,它们能感受到地震前零星释放出的各种电、磁、声、光、热、振动等现象 。第一,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感受 。鱼类和其他一些水生动物能感受到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声波范围为16 Hz~20 000 Hz,小孩可以达到 22 000 Hz , 高于或低于这个声波范围就不能感受到 。漂浮在海面的水母,能在暴风到来之前,感受到由于流动空气与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 , 因此及时离开浅海,避免了被巨浪砸碎的灾难;在海洋中的海豚 , 能感受到50~100 000 Hz的声波,又具有完善的声纳系统 。因此,它能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正确地追踪千米以外的鱼群 , 并能分辨出种类 。由此可见,鱼类和其他一些水生动物在震前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与强震前有超声波和次声波发生有关 。此外,蝙蝠能感受1 500~150 000 Hz 的声波 。它的超声定位系统极为优越,不仅分辨率高 , 而且抗干扰性强,能从比信号高出200倍的噪声背景中接受小昆虫身上反射回来的信号 。因此,蝙蝠在地震前迁飞,是与感受超声有关的 。第二 , 对热的变化的高度敏感 。在地震前,穴居动物都有明显的反应 。例如,蛇类具有颊窝或感觉小窝,窝内的感觉细胞对“热”极为敏感 。有人用南美洲的蟒蛇做过实验,在波长为10 600 nm的红外线下热量在0.084 J/cm2时 , 就有热感觉反应 。由此推测,蛇在震前的异常反应,可能与地热变化有关 。第三 , 对微弱的机械振动的感受 。家禽和鸟类的腿部具有微小的感震体,它们凭此能感受到枝头或地面上十分微弱的机械振动(几十至上千赫) 。在强震前,猪、牛、羊等家畜普遍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 , 可能与它们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肠系膜等部位,分布着大量对机械振动非常敏感的环层小体有关 。第四,对海水压力的感受 。在海啸到来之前 , 往往会有一些深海鱼类因受不了深海地震而引起的水温骤升而逃命,因为这些深海鱼类所处的生活环境,其水温终年在0oc~ 2oc 。由于温度的剧变 , 无形中给深海鱼类巨大的打击,即使这些深海鱼类逃到水面上,也是死路一条 。因为深海鱼类平时一直承受着海水的巨大压力(水深每增加10 m就会增加101.3 kpa的压力),如果突然到了水面上,由于海水的压力骤然减小 , 会使它们的胃翻出口外,眼睛突出眼眶外,体内部分小血管破裂,最终导致死亡 。因此,在浅海中游玩的人们,一旦看到一些怪模怪样已经死去的深海鱼类,就应当引起高度警觉,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说明有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 , 凶猛的海啸就会疯狂席卷过来,在这里游玩的人们将会被无情的海啸吞噬掉 。因此,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的十大发明家 中国有哪些发明家
- 坑梓属于深圳哪个区,深圳坑梓发展怎样?
- 按压式洗发水打开后怎么复原,洗发水的盖子拧开了怎么拧回去?
- 药品过期到底应该如何去处理,药品零售企业在发现过期失效药品时,应该如何处理
- 供暖锅炉发展前景如何 供暖锅炉安装注意事项【详解】
- 地震后余震在多久时间内发生,四川泸县地震过后,余震会持续多久?
- 时代快速发展,为赶上时代的脚步,百度做了什么,写作文跟上时代的脚步
- 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是指,混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怎么算?
-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
- 土耳其地震引关注,大雪纷飞余震不断,爱琴海地震已致土耳其20人遇难,救援行动进行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