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五种动物在地震发生时是如何反应的1、老鼠搬家
老鼠在民间传说里面叫做“灰仙”,接地气的 , 然而事实上鼠类能够感受到地震 , 大概地心运动的时候,能够影响老鼠的情绪吧 。不仅如此,很多灾难,包括洪水,地震,煤矿倒塌之前,老鼠都会很快搬家 。
2、冬眠的动物醒来,蛤蟆上街
蛤蟆是天气的预告者,无论是下雨还是旱灾,还是快地震了,反正蛤蟆一起上街了,说明肯定有什么快要发生 。如果不仅仅是蛤蟆 , 老鼠也白天成群乱窜,说明气候或者地表 , 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3、家禽高飞,不吃食,不进窝
鸡鸭鹅一反常态,惊慌失措,搞得鸡飞狗跳,而且努力往高处跳,怎么赶都不进窝 。甚至于跳太高,掉下来摔死的 。这说明它们感受到地心的变化了,此时应该重点观察,预防地震 。
4、家畜不进圈
猪牛羊驴骡等家畜 。怎么赶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窝里 , 而且情绪激动 , 难以控制 。这说明可能地震了 。
5、猫狗狂叫不安
如果家里的猫狗变得很不听话,猫急于往树上跑,狗也着急搬家,刨地等等,说明地下有什么让它们不安的东西 , 很有可能是地震 。
———震前反应———
地震前,动物到底会有怎样的“特别行动”?大量的震例资料和观测结果表明 , 地震前动物的习性异常主要表现为兴奋性行为活动,即大多数为在正常活动状态下出现的惊恐不安、逃离、迁移等反常的习性活动,少数表现为抑制性行为活动 , 即在活动状态下出现发呆、忧郁、不进食等反常活动 。
鱼类:翻腾跳跃,漂浮打旋
鱼类是地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现象中较为多见的动物 , 其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迁移、翻腾、跳跃、漂浮、翻肚、打旋、昏迷不动等 。1854年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外的8.4级地震前,距震中100公里的伊豆半岛西海岸,发现许多鱼死在海边,这些鱼往往生活在大海深处 。
两栖类:行为呆滞,蛙蛇出洞
两栖类(蛙等)和爬行类(蛇等)动物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合时令地出现呆滞等反常活动 。1975年海城地震前 , 冬眠动物(蛙、蛇等)发生出洞事件,尤其是冬眠蛇的出洞,是人们公认的震兆现象 。该现象在1978年11月2日前苏联中亚6.8级地震前得到进一步证实 。
鸟类:惊飞惊叫,迁飞拒食
家禽、鸽,雉、乌鸦、喜鹊等野生鸟类及虎皮鹦鹉、孔雀、金鸡等观赏鸟类,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窝不吃食、迁飞等 。雉除繁殖期求偶外,很少鸣叫 , 但在地震前却有乱叫现象 。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如1857年2月4日浙江鄞县地震,史料曾记载震前“山雉皆鸣” 。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野鸡乱叫,地震要到” 。
哺乳动物:嘶叫奔跑 , 惊恐不安
狗、猫、鼠、家畜及其它哺乳动物地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嘶叫奔跑、集群迁移等,少数表现为忧郁和呆滞等行为反应 。1739年,宁夏银川平罗8级大地震后,连年地震 。据《银川小志》(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记载:“宁夏地震 , 每岁小动,民习为常 。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 。”1972年尼加拉瓜的马那爪6.2级地震前几小时,市内某孤儿院饲养的猴子大肆骚乱 。院长见此情景可疑 , 迅速将孤儿带到屋外 。不久,地震发生了,孤儿们幸免遇难 。
动物机体实际上是一架复杂而敏感的环境变化的感知系统 , 如同一架“活”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可以把有关的地震前兆信号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放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的十大发明家 中国有哪些发明家
- 坑梓属于深圳哪个区,深圳坑梓发展怎样?
- 按压式洗发水打开后怎么复原,洗发水的盖子拧开了怎么拧回去?
- 药品过期到底应该如何去处理,药品零售企业在发现过期失效药品时,应该如何处理
- 供暖锅炉发展前景如何 供暖锅炉安装注意事项【详解】
- 地震后余震在多久时间内发生,四川泸县地震过后,余震会持续多久?
- 时代快速发展,为赶上时代的脚步,百度做了什么,写作文跟上时代的脚步
- 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是指,混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能源利用率怎么算?
-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
- 土耳其地震引关注,大雪纷飞余震不断,爱琴海地震已致土耳其20人遇难,救援行动进行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