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什么叫山西,山西为什么叫山西( 三 )


二、三晋
但是要说到山西的来源,就得从西周初年开始说起,周朝建立后,天下并不稳定,在周成王时期就发生三监之乱,之后被周公平定 , 公元前1035年,地位山西的唐国发生了叛乱,唐国据说是尧帝的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周公率军平定了叛乱,并把唐地分封给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姬虞) , 并建立唐国 。
唐国大概的位置就在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一带,在黄河与汾河的东边,封地是方圆一百里,唐叔虞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姬燮继承了国君之位,便把国号“唐”改为“晋”,于是唐国就变成了晋国,那么姬燮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根据《吕氏春秋》的说法 , 是因为当时唐国境内有一条叫晋水的河流,所以姬燮就把国号改成了晋,晋水到底是现在的哪一条河,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明确的就是晋国的第二任国君开始,就改了名字叫晋国 。
晋国最初的都城是在翼城,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 , 到了晋献公时期,把国都迁到了绛 , 绛的位置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晋景公时期 , 又将都城迁到了新绛,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侯马市,最终晋国的都城迁到了屯留,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长治市 。
从晋国都城的变化来看,晋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在今天山西省的南部地区,但在晋国几百年的历史上,一直在对外扩张 , 到了晋献公时期,灭亡17个诸侯国 , 臣服38个诸侯国,到晋文公时期,是晋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晋国版图包括了今山西省的全部、陕西省的东部与北部、河北省的中部与南部、河南省的西部与北部、山东的西北部与内蒙古的一小部分 , 成为春秋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
晋国同时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更是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从晋献公到晋灵公的一百多年时间中,是晋国最为强大的时期 , 之后,晋国开始逐渐衰弱,由于晋国实行三军六卿制 , 军政大权主要由六个卿大夫世家来把持,到后期晋国国君开始昏庸之时 , 晋国卿大夫就控制了晋国朝政 。
晋国的卿大夫发展到晋景公时期有六家,分别是: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智氏 , 而六家一直在争权夺利,首先是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后来到了晋出公时期,韩氏、赵氏、魏氏三家联合起来灭亡智氏,然后韩氏、赵氏、魏氏就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国土,晋国国君成为傀儡 。
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了韩、赵、魏三家诸侯国的地位,之后韩国、赵国、魏国三国正式取代晋国成为诸侯国,这一事件也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线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战国时期,韩、赵、魏虽然取代了晋国,但在战国时期,还是把韩、赵、魏俗称为三晋 。
随后三晋开始演变地理名词,代指原晋国所属的土地,也指韩国、赵国、魏国三家所属的土地,也称三晋大地,三晋没有准确的地理划分,而是一个文化上俗称地理名词,但是,晋国最初的封地和都城都是在今天山西南部的,同时曲沃代翼之后 , 后来的晋国国君的宗庙都设曲沃,曲沃是山西临汾下辖县,所以三晋的核心地区还是山西,这里也是晋国的发源地 。
到了后来,就干脆把晋作为山西的代称,一提到晋 , 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战国时期仍然叫韩、赵、魏为三晋 , 比如:
《商君书 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
商鞅称韩、赵、魏为三晋,战国时期也都是如此,这个道理就和现在的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一样,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设置郡县制,山西就是河东郡,然后就是上面说到的历史渊源 , 而晋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来自唐叔虞的儿子姬燮 , 然后晋到了现在就成为山西省的简称,就是这个原因和来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