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来佛祖是通过种种的方法,断除了内心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而成为最尊最贵的佛祖,也是从人开始修成的 。从证得须陀洹果位算起,度过了三大阿僧祇劫 。
二、专业名词解释:
1、见思惑:见惑与思惑之并称,指人被三界中的种种外相所迷,不能认清三界的事实道理真相 。如能断除此惑,则出离三界,永无生死之事 。
2、尘沙惑:断除见思惑后 , 继续修行 , 度化众生 , 必须了知如尘如沙一样多的法门,然心性暗昧,不能通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故称尘沙惑,此惑为菩萨所断 。
3、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不能通达中道实相、真空妙有之理体 。此惑乃一切业的种子,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若能将无明惑断除的干干净净 , 则圆满成佛 。
4、须陀?。盒〕怂墓凶畹偷墓唬?又叫入流,意思是入了圣人之流,不再是凡夫了 。断除了三界中的见惑即证得此果位 。虽然未能出离三界,但永远不会堕落恶道 。
5、劫:是佛教中一个时间单位 。人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如是减到十岁,然后每过一百年再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如此一增一减的时间,称为一个小劫 。二十个小劫合起来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合起来叫一个大劫 。一般佛教中所说的劫均为大劫 。
6、阿僧祇劫:“阿僧祇”翻译成汉语是“无央数”,意思是数目多到无法计算 , 排在古代印度中十大数字之首 。阿僧祇劫即是有数目多到无法计算的劫 。
三、补充说明:如来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 , 如来就是佛,每个佛都有个固定的名号,比如释迦牟尼佛 , 而说如来佛则不知道是指哪尊佛 。
有些本来就是天上诞生的~(从未下世渡人)~~
佛教:人类是从光音天下来的~(掉下来和跳下来两种)~比如:耶稣基督和释迦牟尼佛都是神佛下世渡人~~一般来说:大部份是掉下来的~但是'最近宇宙在正法(这次是宇宙末日:不只是世界末日)~所以'很多人跳下来帮忙~~
神佛下世渡人'也是要从头修起的~~
这是天机~~公开场合泄漏天机报应会更大~我只能讲这么多了~~(可以在百度"消息"聊聊)~~
神话传说,不要当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如来佛是怎么来的 、怎么成佛的?【佛教历史】起源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 。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 , 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 。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 。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 。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 。29岁出家修行 。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 , 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 。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 。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 。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 。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 。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 。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 。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 。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 。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 。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 。两大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 。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 , 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 , 也没有实体 , 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 ,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 , 被称为我空法有论 。②对佛陀的认识 。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 , 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 。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 。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 。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 。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 。以后还有清辨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 。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 。此派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 。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 , 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 , 而阐发大乘教义 。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 , 称“千部论师” 。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 。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 。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月克西酸是治什么病,月见降脂酸真的能降血脂吗
- 南美的什么秘鲁玻利维亚是银三角,南美的什么地方俗称银三角
- MOTO ME525的内存是多少
- speedsoftware是什么文件夹 speedsoftware有什么用【详解】
- OPPO Find 5的CPU主频是多少
- 微星S20系统总线是多少
- mann手机是哪个国家的,世界上最好的手机。
- 阿丽塔身世,《阿丽塔战斗天使》中依德医生和撒冷上的诺瓦是同一个人吗?
- 圣女果是水果还是蔬菜,圣女果属于水果还是蔬菜?
- ip现在指什么,ip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