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 对偶原则,隐藏在一把椅子里的秘密 | 大自然的原始说服力( 二 )
这种“故意”的位置设计,不自觉地让马尔科显得“弱势”,而让来访者显得“强势” 。
马尔科还会表现出一幅“毫不反抗、任人宰割”的样子,乖乖地仰头聆听 。
在这样的“精心布局”下,那些本来带着自己的怨气和怒意、准备来找麻烦的人,莫名地就发觉发不起火来;
当他们心中的“火”点不着的时候,马尔科迅速捕捉时机,伸手轻握对方的胳膊,用最真诚的眼光注视对方,然后只做唯一一个动作:
微笑 。
天啊!
就这么简单?!
凯文教授简直不敢相信 。
文章图片
3 对偶原则
其实这并不奇怪 。
大自然界早就把这个秘密写在了生物自身的演化上 。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人和动物在情绪上的表达”一书中,给出一个概念,叫做,
The Principle of Antithesis 对偶原则
啥意思?
其实很简单,“对偶原则”指的是,人和动物在某种情绪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和其对立情绪下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恰恰相对,被称为“对偶” 。
举个例子,
狗在遇到敌人的时候,表达怒意的同时,身体抬起、尾巴竖起僵硬、毛发直立、耳朵尖上竖;
而当遇到主人的时候,表达撒娇的同时,身体下趴、尾巴下垂摇摆、毛发滑顺、耳朵尖耷拉 。
两种情绪是完全对立的,则动作和态度也完全对立,这就是“对偶” 。
文章图片
还记得我们在“谈判秒杀力”的第一篇文章中提过,“秒杀力”体现在五个字:“简”、“利”、“奇”、“信”、“情” 。
简 - 简单,干净利落
利 - 利益,切身相关
奇 - 惊奇,出人意料
信 - 自信,坚实可靠
情 - 共情,同理共鸣
其中的“奇”字,和“对偶原则”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 。
让我们思考马尔科的例子,故意设计的椅子、任人宰割的表情、抬头聆听的样子,这些究竟在表达什么?
去和对方的情绪做“对偶”,用行为来寻找对方情绪的对立面,也就是“出奇” 。
当来访的客户带着愤怒,马尔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用“对偶”的情绪表达来“安抚”对方 。
而这种做法的力量非常强大 。
如果你还不信,让我们再看几个大自然中的例子 。
文章图片
4 狒狒和龙虾
狒狒,就非常善于运用“对偶”原则来“安抚”对方 。
当狒狒遇到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同类,而且马上要攻击自己,无论对方是公还是母,如果判断自己打不过对方,就会立即转过身去,背朝对方;
为什么?
因为背朝对方,象征着一种屈服、任人宰割、毫不反抗的“被交配”的姿势 。(当然在我们人类看来,这很屈辱 。)
大部分时候,强势的一方会因为这个动作而放弃攻击这个“弱者”,给予宽恕 。
格鲁吉亚大学的两位学者,法蒂-伊萨和唐纳德-爱德华兹,还针对龙虾这种生物做过类似的研究 。
他们发现,龙虾这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提高自己存活几率的一个重大策略,就是“认怂”(对偶原则,安抚) 。
当雄性龙虾之间为了竞争雌性龙虾而争斗的时候,强势的一方通常会把对方掀翻,强迫对方形成“被交配”的姿势;
此时,弱势的一方有两个选择;
一,继续抵抗;
二,选择毫不反抗、任人宰割的姿势 。
实验数据统计结果中,继续抵抗的龙虾有一半都死了,而选择“对偶原则”策略的龙虾几乎都存活下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楚门|如何科学识破生活中的谎言?
- 如何科学识破生活中的谎言?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牙科以社区为目标客户群,开启科普的战略,引流卓有成效
- 理科|中学这几年,你后悔过吗?
- 女孩子,学什么理科,没前途,又累,文科不香吗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上官云)从“容貌焦虑”到原生家庭 作家、心理咨询师、内科医生:毕淑敏的三重身份
- 中国又出了个“钱学森”!顶尖科学家放言不回国就像欠了无数债
- 格林美 深圳低调的科技巨头:靠“回收电子垃圾”,一年营收124亿
- 心理学|生气对身体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这项心理学实验揭示了科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