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生津|那些年我们辜负过谁,读《亲爱的蜂蜜》,一起找寻治愈的力量( 三 )


《亲爱的蜂蜜》中成蜂蜜的出现为小说的冲突章节增加了情感的缓冲 , 这让我们不会觉得里面两个大人或者其他相关人物的无情、专制 。 反而过滤了复杂社会、多层人性的杂质 , 让人心清澈 。
蜂蜜不会把她的白米饭弄脏 , 她对某些秩序特别敏感 , 三十多岁的大熊也是一样 。
大熊紧张的时候会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 , 比如一直想象着水龙头上的肥皂泡一个个破裂 , 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 蜂蜜在非常兴奋的时候 , 做出她的习惯动作 , 伸出猫爪形的手掌轻轻拍打玻璃窗 。 对外界充耳不闻 。
当我身处两个“同龄人”的对话中后 , 不由自主地想自己的情绪上“小动作” , 可下一秒 。 笛安又借用蜂蜜的几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 。
清热生津|那些年我们辜负过谁,读《亲爱的蜂蜜》,一起找寻治愈的力量
本文图片

有一次大熊在照顾蜂蜜的时候停电了 , 大熊觉得两个人在黑暗中的对话很尴尬 , 就像对着一个没有穿衣服的自己在对话 。 蜂蜜转过来脸却说:“有人在看电影 , 对不对?”她认为只有电影院才会把灯都关了 , 不过还能听到放映的声音 。 你看蜂蜜让大熊不再想着孤独和黑暗 , 而是幸福地坐在电影院里期待着影片上映 。
“你现在开始说话了 , 看着我们的人就能看到一行字 , 在下面 。 ”她小手比划着类似屏幕下方的一个位置 。
蜂蜜的这句话把我的视角拉开了 , 似乎告诉我 ,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属于蜂蜜 , 属于小说世界里的几个人 。 她真的天真无暇 , 让读者享受着电影浪漫的情节 , 缓解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对话的无趣、尴尬 。
多重视角的切换 , 读起来让我觉得更轻松 , 不必要参与到大熊这个角色的思考范畴去理解蜂蜜的一切 , 而只是欣赏画面 , 读蜂蜜可爱的语言 。
这正是《亲爱的蜂蜜》有温度的视角 。
像诗人一样活着 , 像正常人一样死去
作为一个诗人而生 , 并且作为一个人而死——诗人爱伦堡评价茨维塔耶娃(俄)
在《亲爱的蜂蜜》后边描写大熊心里藏着不少诗 。 我想他是要把诗存起来 , 想能和长大一些的蜂蜜再次对上话 。 也是希望蜂蜜内心纯净 , 热爱勇敢和自由 。
而对于临近中年的大熊和莲一 , 他们爱情需要规划 , 尤其在一线城市生活下去 , 随时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 所以要正视生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
清热生津|那些年我们辜负过谁,读《亲爱的蜂蜜》,一起找寻治愈的力量
本文图片

向死而生 , 把生死都规划好 , 其实很不容易 。 因为看到死的过程是痛苦的 , 避免不了孤独、悔恨、厌恶的人生 。 所以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教育”好自己的死亡 。
关于死亡 , 《亲爱的蜂蜜》里提到:
熊漠北自述在儿时逃避问题 , 然后遇到蜂蜜后 , 他会说:“在痛苦的选择中 , 总安慰自己不过是痛苦而已 , 痛苦生生不息 , 总会过去 , 过不去也是平常事 , 总之死不了人 , 怎么都能活下去 。 活不下去也不要紧 , 死个人而已 , ——只是注意不要在早高峰的时段跳地铁就对了 , 会耽误太多人打开上班 。 ”
只要大熊活着 , 他就在学习蜂蜜的逻辑 , 把一切都合理化 , 用蜂蜜的逻辑让苦事一带而过 。 给自己的心灵制造一个绝对能够克服的困难 。
同样崔莲一对于死的态度也受到了蜂蜜的影响 。
“蜂蜜出生后 , 我就再也没有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活着 , 以前常常问的 , 现在——反正在蜂蜜长大成人之前绝对不能死就对了 , 人生再没有意义我也不能死 。 ......总之 , 我以前的人生里 , 绝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因为我想要那些我不配得到的东西 , 是蜂蜜救了我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