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五 )


本文图片

这个人 , 皇帝早就知根知底 , 甚至可以说 , 皇帝需要他来管理河道 , 也需要他来制衡索明 。
反派们对付靳辅 , 也不只是随便找的替罪羊 。
一是要借此断了皇帝插手漕运和河道事务的想法 , 二是因为靳辅这个清官断了他们私运的财路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但故事最无奈的地方也在于此:故事发展到现在 , 黄河两次决堤 , 虽然都有反派搞事 , 但决堤的原因 , 都不完全是反派生事 。
这又是为何?
回头看 , 第一次黄河决堤 , 关键原因是河堤年久失修 , 靳辅也无法力挽狂澜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王光裕向索额图求援时 , 师爷给索相的计谋 , 以卒、车进行过类比 , 王光裕就是那个卒子 。
但他借刀杀人未成 , 被逼自尽后靳辅取而代之 。
可是靳辅统领河事已经有一段时间 , 照陈潢和靳辅的规划 , 在修筑好高家堰的堤坝之后 , 只需再用一年 , 治河工程便有大成 。
可为什么还是决堤?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一是汛期来得太快太猛 , 王登选监工的堤坝内部中空 , 增大风险 ,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人 。
这次坏事的不是贪官 , 而是清官——于振甲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陈潢早就提出在桃源县泄洪 , 只要撤走村民 , 再炸开桃源县的大堤 , 可保下游三省度汛 。
但已经答应陈潢的于振甲竟然因为母亲不愿搬迁 , 带领桃源县的百姓死守大堤 , 阻止陈潢等人炸堤 。
最终 , 黄河水过境 , 陈潢靳辅当场晕倒 , 黄河决口 , 三省被淹 , 民不聊生 , 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局面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这场浩劫 , 我不同意任何为于振甲辩白的言论 。
而是无比赞同罗晋饰演的皇帝怒斥他的那句话:只顾自己的名声 , 不顾他人死活 , 算什么东西?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对啊 , “通往地狱的道路 , 是由善意铺就的 。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身为父母官 , 跟上头争一争无可厚非 , 可答应了要泄洪 , 却临阵反悔 , 导致治水多年的靳辅陈潢功亏一篑 , 一县得保而难民尸横遍野 , “算什么东西”?
所以治河难不难?太难了 。
有贪官 , 有能臣 , 有庸官 , 还有于振甲这样的昏官 , 治河 , 关涉官场生态 , 帝王权术 , 也有贯穿满清历史的官员制衡和内部争斗 。
全都过关 , 才能成功 。
本质上看的 , 整部剧说的是一个点:做事难 。
历史剧|连续11天收视登顶,罗晋这部剧,打开了历史剧尘封已久的天花板
本文图片

《天下长河》不避讳把这种看似琐碎的“难”尽数展示 。
剧中皇帝有句话 , 是我太急切 , 害了靳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