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临期产品开始吸引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商家专营临期食品,为何这种快到期食品备受年轻人宠爱?( 二 )


“我们还有两天就要闭店了 。”店员李女士表示 。仔细询问后得知,闭店原因并不是因为经营效益不好 , 而是因为店面太小,很多货品无法上架 。“对于我们这一行来说,每天都是跟时间赛跑,因为产品大多数都是食品,多在店里待一天,产品的价值就会跌一点 。”对于李女士来说 , 她每天都急切地想要把货品在最新鲜的状态下尽快卖出去 。
一罐超市售价在3元左右的易拉罐式饮料 , 保质期为18个月,距离过期还有6个月,这家店铺的售价为每罐1元 。采访期间,几位年轻人一次性买走了一箱共24罐,并当场打开一罐尝了一口:“一个味儿,是正品 。”他们随即扫码支付 。
除此之外,还有6个月过期的两斤装进口燕麦售价15元 , 还有5个月过期的袋装威化饼售价5元,1升装的进口100%果汁还有两个月过期,售价为15元两瓶 。店员介绍,相比店里的零食,酒类更受欢迎,除了价格上的优势 , 主要是因为酒类保质期更长 。采访人员随机选了两瓶红酒,拍照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售价均在300到500元,而这家店的售价为60到70元 。
“这里最短的还剩多久过期?”“基本上短于一个月的我们就不会再出售,而且越临近过期价格越便宜 。”
“临期食品是不是更受中老年人欢迎?”“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来买 。”李女士表示 , 不仅是自己的店铺,就整个行业来说,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人 。
购买临期食品 “特殊规矩”是否合理
采访人员在网络上搜索临期食品发现 , 主营此类产品的商家大有人在,价格同样低廉 。
市民曹女士反映,自己之前在网络上购买了一批烘焙用品 , 其中包括3瓶意面酱,当时描述中标注了“特价”两个字,并未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曹女士在收到货品后发现 , 3瓶意面酱距过期还剩1个月 , 曹女士不满,随即与商家沟通,却被告知特价产品均属临期食品,本身价格低廉,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我觉得出售临期食品必须要主动告知消费者产品临期的情况,网购也是一样,必须在显眼处注明 , 而不仅仅是‘特价’ 。”
同样,网售临期食品中确实存在不少条款:“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 , “快递过程中无法保障产品毫发无损”“膨化食品挤压发生漏气、破碎概不赔偿” 。临期食品固然物美价廉 , 但被标注上这些条款,难免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
相比于网店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实体店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的状态,消费者购买起来更为放心,但对于退换货服务,一家店铺店员表示 , 所售产品基本都属于食品类,且日期特殊 , 无法提供退换货服务 。
减少浪费 探索更多有益渠道
你会购买临期食品吗?低价捡漏临期食品靠谱吗?是精打细算还是小气抠门?受访者中不少人表示,临期食品能够作为一种单独的产业出现在市场上,是一种有效盘活企业库存、减少食物浪费的好现象 。
“不打折处理难道要等到过期了直接丢弃吗?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我觉得蔬菜、肉类要追求新鲜,袋装加工类食品日期不好也没什么,只要在保质期以内,口味上没有任何变化,可以买来吃 。”“不会特意去买,心里总有点抗拒,感觉就是不新鲜,毕竟是食品 。”“日常老百姓家中快过期的调料、食品不是照样吃吗?还能减少浪费 , 多好!什么叫临期,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
现在年轻人喜欢网购临期食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临期食品价格便宜,这种食品对健康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是这样物美价廉的食品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另外就是在最近几年物价飞快的上涨,但是工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总体水平是在提高,但是还是导致了很多人在面对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 临期食品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样的美食,价格却相当的便宜,在大家能够承受的消费范围之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